辣椒晾晒架前。
秋风掠过干枯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陈志远突然问:"如果...我是说如果,这趟不顺利..."
"那就去更远的地方。
"苏晓梅毫不犹豫,"新疆有辣椒,海南也有。
"她转头直视陈志远,"只要种子在,就有希望。
"
这句话像火种落入干柴。
陈志远想起前世读过的企业家传记——所有伟大的商业帝国,都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坚持。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
拖拉机突突地驶向县城集合点时,陈志远回头看了眼红星厂的轮廓。
苏晓梅站在门口,像个小小的剪影,手腕上那道银镯留下的白痕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县农业局的吉普车比想象中破旧,后座堆满了文件袋。
司机老刘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兵,接过钱后只说了句"天黑前回来",就再不开口。
安阳县在两百公里外,吉普车颠簸了整整六小时。
陈志远紧攥着座位下的弹簧,生怕一个颠簸把内裤里的钱震出来。
副驾的王小军早就吐得昏天黑地,把苏晓梅准备的玉米饼全贡献给了路边野草。
"前面就是安阳农科所。
"老刘终于开口,"我五点来接。
"说完绝尘而去,留两人站在尘土飞扬的路边。
农科所的铁门紧闭,门卫听说他们找王小军的舅舅,直接挥手赶人:"李技术员下放了!"
"下放?"王小军脸色煞白,"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
"门卫不耐烦地甩着钥匙,"调去最偏远的柳沟大队了,说是'思想有问题'。
"
陈志远心头一紧。
柳沟在百里外的山区,今天肯定赶不到了。
他拉着魂不守舍的王小军走向县城,必须在天黑前找到落脚处。
安阳县城的供销社比红旗公社气派多了。
陈志远亮出介绍信,顺利买到两斤当地特产的"五月红"辣椒。
掰开一个品尝,辣度适中,肉质肥厚,确实是理想的原料。
"同志,这种子哪儿能买?"他指着辣椒问营业员。
营业员头也不抬:"试验品种,不对外销售。
"
走出供销社,陈志远拉着王小军钻进巷子里的茶馆。
这种地方最适合打探消息——前世他多少商业情报都是在茶楼酒肆里获得的。
一壶茉莉花茶喝了三泡,终于从邻桌老农口中套出关键信息:农科所试验田确实有"五月红",但看守很严;不过黑市上偶尔有流出的种子,价格是普通品种的五倍。
"找老胡。
"老农临走时低声说,"农机厂后墙,红砖房。
"
黄昏时分,他们在满是油污的农机厂后巷找到了红砖房。
开门的是个独眼老汉,听说要买种子,直接伸出五个手指:"五十块一斤,不讲价。
"
这个价格简直是抢劫!但陈志远知道别无选择。
他故作镇定地还价:"先看货。
"
独眼老汉从床底下拖出个麻袋,倒出小半碗暗红色的种子。
陈志远抓起一把仔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