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千里寻货

首页
供销社仓库的铁门在陈志远面前重重关上,扬起一片尘土。

    他攥着空荡荡的麻袋,指节发白。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被拒了,全县供销系统的辣椒仿佛一夜之间蒸发。

     "陈主任,真不是我不帮忙。

    "仓库管理员老张从门缝里挤出半张脸,"上头下了死命令,辣椒一律调往县酱菜厂。

    "他左右张望后压低声音,"赵局长亲自抓的..." 秋日的阳光刺得陈志远眼睛发疼。

    他摸出怀里的采购单——红旗公社饮食服务公司,两千瓶辣酱订单,交货期只剩十二天。

    而厂里的辣椒库存,最多撑三天。

     回厂的路上,拖拉机每颠簸一下,陈志远的心就沉一分。

    路边田里的晚稻已经收割完毕,裸露的田垄像老人干瘪的肋骨。

    前世他的食品帝国从未为原料发愁过,全球供应链随时待命,而现在... "陈哥!"王小军从厂门口飞奔而来,裤腿上沾满辣椒籽,"苏会计说又退了五家预订!" 厂院里弥漫着呛人的辣椒味。

    工人们三三两两蹲在墙角,见陈志远回来,纷纷投来期待的目光。

    苏晓梅正在账本上划掉一行行数字,抬头时眼圈发红:"饮食公司的张科长刚捎话,要是延期交货,要罚三倍定金..." 陈志远望向仓库方向。

    王丽华正带着几个女工翻检最后几袋辣椒,抖出每一粒可用的残渣。

    这个供销社出身的姑娘最清楚形势——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没有指标连一粒盐都买不到,何况是赵建国重点"关照"的物资。

     "开会。

    "陈志远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脸。

     五人围坐在砖块搭成的"会议桌"前,煤油灯的火苗在风中摇曳。

    陈志远用炭笔在旧报纸上画出两条路线图:"方案一,高价收购黑市辣椒,成本翻三倍,利润归零。

    " "黑市也没货了。

    "王丽华咬着铅笔头,"我托人问过,赵建国派人盯着,见我们就抬价。

    " "方案二,"炭笔重重划出一道线,"自己种。

    " 众人愕然。

    苏晓梅先反应过来:"可辣椒生长周期至少三个月..." "所以要找早熟品种。

    "陈志远翻出本《中国蔬菜栽培》,"安阳'五月红',六十天成熟。

    "他指向一幅模糊的黑白照片,"问题是种子。

    " 屋内一片寂静。

    王小军突然拍腿:"我舅在安阳农科所!" 希望的火苗刚燃起就被王丽华浇灭:"跨省调运种子要省级介绍信,赵建国肯定卡死。

    " 陈志远的炭笔在报纸上戳出个黑洞。

    前世他处理过无数次供应链危机,但都有资本和法律的武器。

    而现在,他连一粒种子的运输都要受制于人... "分拆。

    "苏晓梅突然说。

    见众人不解,她拿起炭笔在陈志远的图上添了几道:"种子体积小,可以人肉带回少量,先解决试种需求。

    "笔尖又画出一个圈,"等收获后再自留种,就再也不受制于人。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