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集:差异化竞争

首页
刘好仃坐在会议室里,手里捏着那块来自XX科技的玻璃样品,眉头拧得像两条老电线。

    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在桌面洒下一片光斑,也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这玩意儿确实便宜。

    ”他喃喃自语,“但便宜得有点过头了。

    ” 会议桌对面坐着几位厂里的管理层,气氛有些凝重。

    销售部的老王还在滔滔不绝:“咱们现在不降价,客户就要跑光了!人家那边价格低了三分之一,连合同都准备好了,就等我们松口。

    ” “可咱的产品跟他们的不一样。

    ”刘好仃抬起头,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他们用的是替代材料,工艺流程也简化了不少。

    短期看没问题,长期呢?” “问题是客户看不到这些。

    ”技术部的小张插话,“他们只看报价单。

    ” “所以咱们不能比价。

    ”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咱们要比价值。

    ”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有人轻轻叹了口气。

     “我提议成立一个专项小组,专门调研客户需求空白点。

    ”刘好仃继续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追着别人跑,而是找到自己的路。

    ” 老王皱眉:“你这是想搞新产品?现在哪有时间?” “正是因为没时间,才要快。

    ”刘好仃笑了笑,“你们还记得咱们之前收到的反馈吗?有不少客户提到希望玻璃能根据环境自动变色,还有人问有没有隔音效果更好的产品。

    ” 小张眼睛一亮:“智能变色玻璃、隔音玻璃……这些方向可行。

    ” “对。

    ”刘好仃点头,“而且我们已经有了基础——质检流程、涂层技术、镜面检测经验,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 老王还是有些犹豫:“可资源紧张啊,人员也不够。

    ” “人员我可以调。

    ”刘好仃说,“质检部门有几个工人以前干过电子方面的活,可以临时抽调过来。

    另外,先采购一套实验用的光控模块,试试水。

    ” 小张立刻记下来:“行,我去联系供应商。

    ” 会议结束时,天已经黑了。

    刘好仃走出会议室,回头看了眼白板上写下的几个关键词:差异化、功能升级、客户痛点。

     他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也不是赢不了。

     第二天一早,专项小组就成立了。

     刘好仃亲自带着几个年轻人在实验室里忙活。

    那套刚到的光控模块还没拆封,包装盒上印着一个国外公司的logo。

    他多看了几眼,心里琢磨着以后是不是可以考虑合作或者引进一些更先进的元件。

     “先把这块玻璃装上去试试。

    ”他对小张说,“看看反应速度和稳定性怎么样。

    ” 几个小伙子七手八脚地开始安装,调试设备,记录数据。

    虽然人手不足,但他们干劲十足,仿佛又回到了刚开始做智能调光玻璃那会儿。

     “刘哥,这个参数好像不太稳定。

    ”一个小年轻指着屏幕喊。

     “嗯,换一组电压再测一次。

    ”刘好仃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放大镜检查玻璃表面,“别急,慢慢来,细节决定成败。

    ”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好仃顺便聊起了隔音玻璃的设计思路。

     “隔音这事其实不难。

    ”他说,“关键是要控制厚度和夹层结构。

    我们可以做个双层真空设计,中间加一层高分子材料,这样既能隔声,又能保持轻薄。

    ” 小张边吃边记:“那图纸怎么画?评审流程太慢了。

    ” “那就拆开提交。

    ”刘好仃笑眯眯地说,“我把方案分成三个模块,分别申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