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椅子坐下,把帆布袋里的东西一股脑倒出来:图纸、笔记本、旧报告、便签纸……杂乱无章。
他叹了口气,开始分类整理。
他先把所有资料分成三堆:有用的、参考性的、淘汰的。
接着,他在新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
第一阶段目标:改进现有产品工艺
写完这几个字,他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些。
这不是命令,也不是任务,而是他自己定下的方向。
整理到一半时,一张泛黄的纸条从一堆旧图纸中滑落。
他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字:
“防弹玻璃抗压极限测试失败记录”
他皱了皱眉,仔细看了看日期——是两年前的。
那时候他还只是个普通工人,做这些实验都是偷偷摸摸的。
他把纸条夹回资料里,心想:或许,这就是起点。
第二天早上,刘好仃带着工具包,前往东侧的老仓库楼查看研发中心选址情况。
走到门口才发现,锁坏了,门打不开。
他绕到保安室,被告知钥匙在前车间主任那儿,可那位主任已经离职,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还能怎么办?”保安摊手,“要么等人事那边协调,要么……你找个梯子爬进去看看?”
刘好仃没说话,转身离开,绕到了仓库后窗。
果然,有一扇窗松动了。
他搬来几个废弃的木箱垫脚,轻轻推开窗户,翻了进去。
里面光线昏暗,空气中飘着些许灰尘。
他打开手机闪光灯,照着四周看去。
空间不小,空旷整洁,适合改造成实验室和办公区。
他一边观察,一边估算可用面积和布局方案。
墙上贴着一些老旧的流程图,角落里堆放着几箱未拆封的材料样本,标签已经被岁月模糊不清。
他走近其中一箱,随手翻开包装纸,发现里面是一些透明度很高的玻璃片,边缘处理得非常精细。
他拿起一块,对着光线细看,忽然想起什么。
这块玻璃的光泽,和那天集装箱里试验失败的样品很像。
他放下玻璃,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了几点初步想法:
空间利用率:高
通风与照明条件:需改善
材料储备情况:有基础,但需补充
潜在研究方向:暂定为现有产品的性能提升
写完后,他合上本子,站在仓库中央环顾四周。
这一刻,他仿佛看见了未来的样子——这里有实验台、有办公桌、还有他亲手搭建的技术档案柜。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嘴角微微上扬。
这一单完成了,但他知道,有些事,才刚刚开始。
他转身走向出口,准备回去汇报考察结果。
可就在他即将跨出仓库大门时,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那个堆着玻璃样本的角落。
风穿过破窗,吹起一角尘土。
他低声自语:“这玻璃……好像还没讲完它的故事。
”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厂打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