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集:暗中学习

首页
解过的电炉、几根电线和一小瓶酒精。

     他绕到厂区后面的废弃车间。

    那里早已不用,铁门锈迹斑斑,但锁扣早就被风吹开了。

    他钻进去,找了块空地,把电炉零件拼起来,又接上电源。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模拟制作那种防弹玻璃的结构。

    他从家里带来两片普通玻璃,中间夹了一层薄塑料膜,模仿“多层复合压合”的概念。

    然后小心翼翼地加热,试图让它们融合在一起。

     可没过多久,玻璃就开始冒泡,接着裂开,最后“啪”一声碎成渣。

     刘好仃叹了口气,捡起碎片一看,果然发现里面有细小的气泡痕迹,就像资料里提到的那样——温度波动太大了。

     他坐在地上,看着满地狼藉,忽然笑了。

     “看来,光靠电炉还不够啊。

    ” 第二天午休,他又去了资料室。

    这次他更小心,提前换了件颜色不同的工作服,登记名字时用了“刘号仃”。

    老李眯着眼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这次他重点查找的是关于温度控制的内容。

    他在一本《热压成型工艺手册》中找到一段描述: “多层材料热压过程中,必须使用恒温控制系统,误差不得超过±1℃,否则会导致内部应力不均,形成微裂纹。

    ” 他边看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下一步计划。

     下班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附近一家二手电器店。

    老板见他年纪大,还以为他要买电饭锅,结果他说要一台“可以精确控温的加热器”。

     老板愣了一下,摸着下巴说:“你说的那种,应该是工业用的温控仪,一般人家用不上。

    ” “我试试。

    ”刘好仃掏出钱包,“多少钱?” 老板报了个价,刘好仃二话不说付了钱,扛着一个小箱子回了家。

     妻子看到他扛着个怪玩意儿回来,皱眉问:“你又搞啥名堂?” “研究点东西。

    ”他笑着说。

     那天夜里,刘好仃又坐到了桌前。

    他把温控仪接到改装后的电炉上,仔细调整参数,然后再次放入两片玻璃和一层薄膜。

     这一次,他盯着仪表盘上的数字,手都不敢抖一下。

     几个小时后,玻璃终于冷却下来。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它,对着灯光一看——虽然还有些瑕疵,但至少没有裂开,也没有明显的气泡。

     他嘴角微微上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影子。

     窗外,夜风轻拂,远处的路灯像星星一样闪烁。

     刘好仃低头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 “X-7,初步复现成功,但仍有缺陷。

    需进一步优化温控系统。

    ” 他合上本子,抬头看向窗外,眼神坚定。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