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如林,旌旗蔽日。
奉天殿前,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四方使节,按照品级,肃然而立。
御座之上,朱元璋身着最隆重的十二章衮服,头戴通天冠,神情威严。
他的身侧,太子朱标同样身着太子冠服,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骄傲与欣慰。
吉时已到,鸿胪寺卿高声唱道:“请皇太孙殿下——”
在万众瞩目之下,朱雄英身着一身为他量身定做的、缩小版的皇太孙冠服,头戴九梁冠,腰佩玉具剑,一步一步,沉稳地踏上了奉天殿的丹陛。
他小小的身躯,在巨大的宫殿和如林的官员映衬下,显得格外突出。
但他脸上没有丝毫孩童的怯懦,只有超乎年龄的庄重与沉静。
他的目光平视前方,仿佛承载着整个帝国的未来。
礼部尚书上前,展开黄绢织就的册文,用洪亮的声音宣读:
“……维洪武十三年,岁在庚申,冬十月吉日,皇帝若曰:咨尔皇长孙雄英,乃太子标之嫡长子,朕之嫡长孙也。
天潢贵胄,国本攸系。
尔以天纵之资,怀睿哲之德……今特遵祖制,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册尔为皇太孙。
赐尔金册、金宝。
尔其敬承宠命,懋修令德,以副天下臣民之望!钦此!”
宣读完毕,朱雄英跪拜谢恩。
朱元璋亲自走下御座,将一方沉甸甸的皇太孙金宝,亲手交到他的手中。
那一刻,御座上的皇帝,御座下的太子,丹陛中央的皇太孙,祖孙三代,构筑成了一幅无比稳固的权力图景,深深地烙印在所有人的脑海中。
大典的最后,朱雄英在朱元璋的示意下,转身面向文武百官。
他小小的身躯站在高高的丹陛之上,俯瞰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
他的声音通过殿前扩音的设置,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
“孤年尚幼,德行浅薄,蒙皇爷爷与父王厚爱,册为储君,诚惶诚恐。
自今日起,必将以江山社稷为念,以万民福祉为本。
上孝祖宗,下抚黎民。
凡有觊觎大明神器、动摇国本者,无论其是谁,无论其在何方,孤必以手中之剑,请皇爷爷之命,天下共击之!”
声音稚嫩,却字字铿锵,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杀伐之气。
殿下百官,无不心神剧震,齐齐跪倒,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云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太孙殿下千岁!”
在这一刻,东宫真正崛起,储君之威,昭然若揭。
燕王朱棣的野心被暂时压制,大明王朝的第一篇章,在朱雄英的强势登顶中,达到了辉煌的政治高潮。
然而,站在权力之巅的朱雄英,握着手中冰冷的金宝,目光却越过了眼前的繁华,望向了遥远的北方。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那头被暂时囚禁的猛虎,正在黑暗中舔舐伤口,等待着下一次反扑的机会。
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