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宫内外,还不是她吕氏的天下?她的儿子允炆,也将是名正言顺的皇孙!
可现在,一切都毁了。
朱雄英不仅没死,反而因祸得福,被安上了一个“天神护佑”的名头,地位比以往更加稳固,也更得皇帝的宠爱。
吕氏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决绝。
天不助我,我便自助!
既然病魔杀不死你,那便换一种死法。
她不信,一个八岁的孩子,真能有通天的本事。
所谓的“神仙托梦”,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侥幸罢了!
“崔儿,”她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温婉,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你过来,本宫有件事要你去做。
”
……
朱雄英的病虽好了,但朱元璋和马皇后依旧宝贝得不行,各种补品流水似的送进东宫,并下令让他静养一月,不许劳神。
这正合了朱雄英的意。
他每天除了陪着父母和祖父母说说话,表现得像个天真聪慧的孩童,其余时间都用来暗中观察和思考。
他知道,自己的“神迹”表现,必然会引起某些人的警惕和嫉恨。
那个人,就是吕氏。
这天午后,朱雄英正坐在廊下,手里拿着一本《论语》,假装看得入神,眼角的余光却始终锁定在院中一角。
吕氏带着她的儿子朱允炆,前来探望。
她表现得无懈可击,言语间满是对朱雄英康复的欣喜,对常氏更是关怀备至,一口一个“姐姐”,亲热得仿佛同胞姐妹。
但朱雄英的灵魂是一个成年人,他太懂这种伪装了。
他注意到,吕氏在与母亲常氏说话时,看似亲切地握着她的手,拇指却无意识地在常氏的手背上反复摩擦,这是一种典型的、下意识的控制欲和挑衅姿态。
而她带来的侍女崔儿,更是举止可疑。
在众人说话的间隙,崔儿借口为朱雄英整理书案,在书案的角落里停留了片刻。
她的动作极快,几乎不引人注意。
但朱雄英看得分明,她似乎在书案的雕花缝隙里,塞了什么极小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雄英,在看什么书呀?这么入迷。
”吕氏温和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朱雄英抬起头,露出一个灿烂的孩童笑容:“回吕娘娘,英儿在看书。
父王说,要学以致用。
”
他说着,合上《论语》,不经意地用书角轻轻扫过刚才崔儿碰触过的那个地方。
他没有低头去看,但指尖传来的一丝异样触感,让他心中瞬间警铃大作。
那是一种木头的质感,很小,很薄,像是一片木屑。
吕氏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笑道:“真是个好孩子。
你身子刚好,莫要太累了。
允炆,快过来,陪你大哥说说话。
”
朱允炆怯生生地走过来,小声叫了句“大哥”。
朱雄英看着眼前这个在历史上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