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宝(尽管大概率没信号,但记录信息和手电功能备用)。
他没有选择过于显眼的武器,比如开山刀或者弩箭,那太容易引起注意。
一把高质量的军刀和工兵铲,在必要时也能提供一定的防卫能力。
为了避免被监控系统注意到异常,他没有在一家店购齐所有物品,而是分了好几家户外用品店、劳保店甚至超市,并且都使用现金支付。
整个过程他都戴着口罩和帽子,尽量降低存在感。
除了物资,知识和体能的准备同样重要。
他将网上下载的《野外生存手册》、《草药识别图鉴》(虽然异世界植物肯定不同,但识别毒性、寻找水源的通用原则或许有用)、《基础格斗防身术》等资料打印出来,塞进背包。
同时,利用自己强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网上快速学习各种绳结技巧、急救知识、方位辨别方法。
他发现,现在学习这些东西,效率高得惊人。
以前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记住的绳结打法,现在看一遍视频,自己动手试两次就能掌握。
一些基础的物理、化学原理,也能更快地理解其在生存中的应用,比如如何利用温差取水,如何制作简易陷阱等。
体能方面,虽然两天时间不可能脱胎换骨,但他还是进行了力所能及的锻炼。
每天早晚去附近的公园跑步,做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
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耐力似乎好了不少,以前跑三公里就气喘吁吁,现在五公里下来,虽然也累,但恢复得很快。
这期间,他也尝试过再次与道标沟通,询问更多关于目标世界的信息,但回应依旧模糊,似乎在穿梭通道正式建立前,道标也无法获取更精确的情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第二天傍晚,陈舟将所有准备好的物资仔细装进登山包,反复检查,确保没有遗漏。
他把冲锋衣裤和登山靴放在最容易取用的地方,军刀则插在腰间的刀鞘里,外面用衣服盖住。
他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眼神锐利了些,气质沉稳了些,脸上带着一丝即将远行的凝重,但深处却隐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完全察觉的兴奋与期待。
“还剩最后三个小时……”他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也是道标冷却时间的倒计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出发地点。
家里肯定不行,万一穿梭时产生什么异象,容易暴露。
人多的地方更不行。
他想到了那个发现道标的拆迁区。
那里人迹罕至,监控也少,而且似乎冥冥中与道标有着某种联系。
夜幕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