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叶凡商场周边的早餐店在紧张筹备后终于开业。
开业当日,阳光倾洒,店门口摆满了亲朋好友送来的花篮,花香与早餐的香气交织在一起。
叶凡身着干净的工作服,站在店门口,满心期待地迎接着顾客。
林诗瑶也在一旁,帮忙招呼着客人,脸上洋溢着喜悦。
开业头几日,凭借新颖的环境、丰富的品类,早餐店吸引了众多顾客。
一份早餐均价在0.5-1元左右,像新推出的三明治1元一份,养颜粥0.6元一碗。
每日客流量能达到300-400人次,粗略估算,一天的营业额约250-350元。
除去食材、人工、房租等成本,每日纯利润约120-180元。
一个月下来,纯利润可达3600-5400元。
在当时,普通工人月工资不过50-80元,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然而,好景不长,附近一家老牌小吃店为争夺客源,推出类似优惠活动且价格更低。
原本每日300-400人次的客流量,锐减至150-200人次,营业额随之大幅下降,每日纯利润降至60-100元。
面对危机,叶凡并未慌乱。
放学后,他来到商场周边仔细观察竞争对手,发现对方虽价格低,但食材和种类远不及自己的店。
回到家,他赶忙召集父母和林诗瑶商议对策。
“我们不能盲目打价格战,得突出优势,像食材新鲜健康、口味独特。
”叶凡神情严肃地分析着。
林诗瑶点头赞同,“没错,我们可以加强宣传,让大家知道咱们早餐的优势。
”
经过商讨,他们决定制作宣传卡片,详细介绍食材来源、营养成分及制作工艺。
当时制作宣传卡片成本不高,印刷一千张大约花费50元。
同时,推出会员专属活动,制作会员卡成本每张约0.1元。
叶凡还对早餐种类进行调整,增加适合上班族的便携早餐,像燕麦杯、水果酸奶碗等,这些新品成本每份增加0.2-0.3元,但售价也相应提高0.3-0.4元。
在学校里,叶凡发动同学们帮忙宣传,承诺给予学生专属九折优惠。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餐店生意逐渐好转。
客流量慢慢回升到25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