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97节

首页
人,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私心和欲求,不可能完全没有欲望。

     他以前放弃城里的生活,回到这里来当生产队长,最基本的想法,无非就是要让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的生活能够过得好一点。

     如果他们队里出的大学生越多,走出去的年轻人越多,那对他们队以后的发展是不是越有利? 去年高考的消息确定了之后,他当时为什么顶着秋收的压力也要给知青们批假。

    除了不忍心,可怜他们,其中也有结善缘的意思。

     他不是那种只知道埋头干活的老农,一些政策的调整和形势的转变,他是会嗅到一些东西的。

     这些知青们的根不在这里,终有一天是要离开的。

    与其百般阻挠,不如顺水送人情,说不定到了哪一天,人家反过来就会帮你。

     不过,要想李国强接收一个从其他生产队调过来的知青,除了要让他看到他想看到的,也必须确保过来的人不会带来麻烦。

     要想让宋朝明现在的生产队长放人,就看他会不会利用上次受伤的事了。

     要想让李国强接收他,就看他们怎么利用姜棉给的那些资料。

    这不仅仅是那些复习资料,还有姜棉几个平常看书做题记的笔记。

     四个名牌大学生的笔记呢。

     自从他们考上的消息传开后,多少人过来想借,姜棉却是一本都没借出去,她记得当初自己是答应了唐建设的,当然不能食言。

     不管是唐建设还是宋朝明本人,自然是希望可以把他的关系转到铃木生产队这一边来。

     宋朝明是个聪明人,他明白怎么做。

    把姜棉借给他的粮食和那些母鸡拉回唐建设那里放好,兄弟几个开始想办法如何运作。

     姜棉虽然借了三百斤粮食给宋朝明,但要送去粮站的依然不少。

     运粮的事依然要麻烦到队里的拖拉机,虽然李国强这个队长发了话的,但两位男同志,一人还是揣了两包烟。

    两位女同志,则一人带了一些糖。

     到了粮站,遇到一些熟人,知道他们明天摆宴的,就对着他们笑,惊奇地说道:“你们明天都摆宴了,今天还一起拉粮食过来?” 姜棉上一世见过的新人,不是两个人悄悄领了证就住一起的,就是大家一起操持宴席。

    以前那些旧风俗,虽然也有人遵守,但是对于双方都是来自外地的人来说,很多都已经淡化了。

     到了这里,她也没参加过谁的婚礼。

    在这几年期间,其实也有两对知青走到一起的,不过他们连桌喜宴都没有摆,两个人把证一扯,再把双方的东西搬进同一个屋子,就是夫妻。

    最多就请要好的几个人吃一顿饭。

     而且这次的宴席并不单纯是为了庆祝结婚,庆祝高考得中的成分更多一些。

     那些男女双方结婚之前不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