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这正经的医生如果要找毛病,她也没什么接受不了的。
“没有。
就是觉得你的药不错,伤口处理的也不错。
”医生微微一笑。
“付医生过奖了。
我这不过是之前见过。
我前两天刚好也伤了头,还去过医院一趟。
”姜棉指了指还贴在额头上的纱布,一副都是刚刚接触过才会的样子。
医生也没有其他的意思,点了点头就告辞了。
李国强跟着送了出去。
医生一走,姜棉才想起来她过来的目的。
“振华,振民,是这样的,我有个事儿想请你们帮忙。
你们看我刚来,家里什么也没有,我想先捡点柴火,等你们大哥回来了,有空的时候,能让振民带我去平常你们捡柴火的地方吗?”
姜棉综合到这里之后听到的各种零碎的信息,大概知道村里人有一个固定的打柴的地方,听说是一大片的树林带,不过姜棉不知道地方,便想着找人带带路。
像振民这样的半大孩子就最合适了。
振兴作为老大,而且年纪也大一点,算得上大半个劳力了,平常假日之时也会在生产队上工。
振华是个女孩子,可以在家里帮忙做点家务,像现在,就可以留在家里照顾奶奶。
只有振民年纪最小,一放学就只有玩了。
“振民,你带棉棉姐去吧。
我在家里看着奶奶就行。
大哥应该也很快就回来了。
”振华别看着只有十岁左右,处起事来活脱脱一个小大人。
“姜知青想去哪里?”正说话间,李国强送付医生出去回来了,他的后面还跟着一位20来岁的女子。
女子腹部隆起,看着应该是有四五个月的身孕了。
“秋燕姐,你怎么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振华看到女子,很开心的打招呼,赶紧去搬凳子。
“我刚回村,准备住一阵子。
听说五奶奶受伤了,就过来看看。
”女子把手里拿着的一牛皮纸包递给了振华。
“姜知青,这是我女儿秋燕。
”李国强对姜棉的印象还可以,主动给她介绍来者的身份,“你刚才说想去哪里?”
姜棉点点头,打了招呼,便把自己想去捡柴火的事儿说了。
“我差点忘记了,你们刚来没有柴火。
振民你带姜知青去,你秋燕姐晚饭之前会留在家里陪你奶奶。
”对于这种眼里有活的,会主动丰衣足食的知青,李国强对她的印象还是蛮好的。
毕竟很多人初来乍到,一般都是等着别人给他安排。
“姜知青,你们刚来,队里先给你们补贴一些粮食,可以在天黑前去大队部领,就刚才找床那个房间的隔壁。
我们队里之前烧了一批土陶,你们如果缺少锅碗瓢盆的,也可以去看看。
明天再给你们新来的放一天假,如果有什么东西要置办的,明天全部弄好了。
后天要全部上工。
”
新来的知青,第一年的粮食,生产队要帮着解决的,直到秋收以后,待遇就跟当地农民一样了,靠自己的本事生存。
这些丁浩也知道,应该也都跟他们讲过了。
不过这姜知青,刚开始看着像是个拖后腿的,但现在再看,应该也未必。
多费点口舌提一下也没什么。
干活也要趁早。
交代完之后,李国强就把人赶出去了。
◎最新评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