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睁眼了,拿了毛巾和牙刷去洗了个冷水脸,一路过去,就没发现几个是有精神的。
早饭依旧是昨天晚上那样的面饼。
不知道唐建设那双眼睛是不是带了分析镜,竟然看出来姜棉的比他们的要好吃。
又想拿水果来换,姜棉没要他们的水果,递了三张过去,只拿了他们的半块饼来尝尝。
不为别的,只是想了解了解这个时代不同人家的饭食而已。
尝过之后,还是觉得自己的最好吃。
有用料的原因,也有周悦安母亲的手艺加成。
王长军吃得最快。
吃完了赶紧把自己包里的炒面奉献出来。
一听“炒面”,姜棉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都捂了一天了,还能吃吗。
等看到实物之后,开始庆幸这话没说出来,不然就尴尬了。
原来所谓的炒面是干炒面粉,并不是炒面条。
不怪她见识少,前世的姜棉,身为一个原汁原味的粤省人,吃的最多的是炒河粉,炒面条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更别论炒面粉了。
本着长长见识的心态,姜棉弄了一点,加点水进去搅和搅和,一会儿就变成了一碗面糊糊。
味道一般般,但姜棉还是喝完了,然后还弄点开水把搪瓷杯涮了涮,并且把涮杯水喝掉了。
任何时候,浪费粮食都是可耻的。
经过一夜的摧残,姜棉的精神不太好,她的精神一不好,心情就跟着更不好了,也就懒得说话。
没事可干,只能拿出一本红皮书来作掩护。
表面看书,实质思维的触角发散得像御风的蒲公英。
经过大半天的相处,姜棉对周围几个人的有了初步的了解。
跟她同坐一张凳子的那两个,女的情商智商都不怎么滴,有点眼红病,公主病,还敏感,好像所有人有好东西都应该分给她;男的好一点,懂得一点人情世故,但性格有点软,不怎么管的住那女的。
其实就衣着和所带的干粮,另外还有他们的聊天内容来看,这两个人的家境并不算是很差的那种,在城市应该也算得中等。
不过人心总是不足的。
幸好跟他们的终点地不同,否则以后跟这种人在一块儿,日子肯定不怎么舒坦。
至于对面那哥仨,唐建设是其中的老大,无关年龄,关键是性格沉稳,处事也相对圆滑稳当些,但不是心机深沉的人;宋朝明表面看着安静温和,内敛一些,不过眼神里藏着锐利,看着不是个容易个被糊弄的;王长军则比较跳脱,没啥深沉的心机,爱讲话,跟谁都能聊,但也不缺心眼,那一男一女就是他搭的话,不知不觉就把人家的目的地套出来了。
想着想着,姜棉突然发现自己前世那闲着没事就爱瞎琢磨的老毛病又犯了,赶紧摇摇头,放空脑袋。
◎最新评论:
干炒面粉,第一次知道
-完-
第9章终于到达了
[ 呆呆地坐了半天,姜棉的思绪又开始控制不住乱飘,直到眼前个白胖胖的东西在晃来晃去,才有点迟钝怠]
呆呆地坐了半天,姜棉的思绪又开始控制不住乱飘,直到眼前个白胖胖的东西在晃来晃去,才有点迟钝地反应过来。
“吃梨不?宋朝明带的。
”唐建设看姜棉回过神了,手上的梨往她面前一递,另一只手上同样的抓着一个,正往嘴里送,咬的嘎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