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最佳时机。
王翦的南路军在攻克了几座城池后,也迅速朝着邯郸城赶来,与蒙恬的北路军会合。
两支秦军会合后,兵力更加雄厚,对邯郸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蒙恬与王翦商议后,决定先对邯郸城进行围困,切断城中的粮草补给,让城中的守军陷入困境,然后再寻找机会攻城。
秦军开始在邯郸城周围筑起了营垒,将邯郸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中的赵国军民一开始还能依靠着城中的存粮坚持,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越来越少,人心开始惶惶。
赵国的将领们心急如焚,多次组织突围,想要打破秦军的围困,但都被秦军击退,损失惨重。
而秦军这边,蒙恬和王翦一边加强围困,一边派人向嬴政汇报情况,等待着下一步的指示。
嬴政得知邯郸城久攻不下后,并没有催促,而是告诉他们要稳扎稳打,切不可急于求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终于,在围困了数月之后,邯郸城中的粮食几乎耗尽,守军的战斗力也被削弱到了极点。
蒙恬和王翦觉得时机已到,下令发起总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军将士们如潮水一般朝着邯郸城涌去,架起云梯,推着攻城车,喊杀声响彻云霄。
赵国的守军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无力回天,邯郸城被秦军攻破。
赵国国君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开城投降。
嬴政又一次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赵国的领土也被纳入了秦国版图。
随着韩国、赵国的相继灭亡,天下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等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纷纷开始寻找自保之法,有的想要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有的则试图通过向秦国称臣纳贡来换取一时的安稳。
嬴政却并没有停下统一的脚步,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下一个目标——魏国。
魏国曾经也是强国,有着深厚的底蕴,可如今在秦国的强大攻势下,也已是摇摇欲坠。
第六章:横扫六国
灭了赵国之后,嬴政稍作休整,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对魏国的战事。
魏国都城大梁城高墙厚,且四周有河流环绕,易守难攻。
嬴政召集众将和大臣商议对策,王翦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大王,大梁城虽坚固,但我军可利用其地势,引黄河之水灌城,如此一来,大梁城必破。
”
众人听后,皆是一惊,这计策虽狠,但确实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嬴政思考片刻后,点头同意了王翦的提议,下令让王翦着手准备此事。
王翦领命后,亲自指挥士兵们开凿河道,将黄河水引向大梁城。
随着河水不断地涌入,大梁城很快就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
城中的百姓和守军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可却无处可逃。
魏国国君在城楼上看着这绝望的场景,泪流满面,他知道,魏国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了。
没过多久,大梁城的城墙在河水的浸泡下轰然倒塌,秦军趁机攻入城中,魏国就此灭亡。
秦国的接连胜利让其他各国更加胆寒,燕国的太子丹为了阻止秦国的进攻,想出了一个极端的办法——派荆轲刺杀嬴政。
荆轲带着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以献地求和之名前往秦国。
嬴政听闻燕国使者前来,便在咸阳宫接见了他们。
荆轲捧着地图,一步步走向嬴政,当他走到嬴政面前,缓缓展开地图时,图穷匕见,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