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雨腥风中的抗争与悲怆

首页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1934年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年份。

    贺龙将军率领红三军宛如一股正义的洪流,途经安营并驻扎于毛坝。

    他们怀揣着为穷人谋福祉的坚定信念,积极宣传共产党那振奋人心的政策——带领穷人打土豪、分田地、谋翻身、求解放。

    这一政策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黑暗中挣扎的穷苦百姓的心灵,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改变命运的可能。

     陡溪大院的张钟全、张钟亮等七人,正是被这束光照亮的人。

    他们长期生活在贫困的深渊中,饱受饥寒交迫之苦,对命运的不公有着切肤之痛。

    当听到红军的宣传后,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改变的火焰被瞬间点燃。

    他们深知,只有紧紧跟随红军的步伐,才能摆脱这无尽的苦难。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积极为红军提供当地贫富情况的详细线索。

    他们凭借着对当地的熟悉,深入各个角落,收集着那些土豪劣绅剥削压迫百姓的证据。

    同时,他们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游击队,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在加入游击队后,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密切监视着地主豪绅的一举一动。

    只要发现有任何不利于革命的迹象,他们便会及时向组织汇报。

    他们的存在,有力地打击了大土豪的嚣张气焰,为革命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红三军离开后,以张德成(绰号苗子四)为首的五户地主,对游击队员们恨之入骨。

    这些地主平日里享受着剥削百姓带来的富足生活,他们的财富和地位都是建立在穷苦百姓的痛苦之上。

    红军的到来和游击队员们的行动,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害怕失去手中的特权,害怕被清算。

    于是,这些地主凑在一起,商议着如何报复游击队员。

    他们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对抗这些勇敢的游击队员,于是决定用金钱来驱使他人为他们卖命。

    他们商议凑钱,以重金收买中陡溪人、匪首张晏清的骨干严茂明、严循知等人,并许下杀掉一个游击队员赏钱五百吊(即五千个铜元)的重赏。

     见钱眼开的严茂明,在听到这样丰厚的报酬后,心中的贪婪被彻底激发。

    他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绝好机会,全然不顾道义和良知。

    在当年农历八月初五凌晨,他网罗了一群地痞、打手,足有七八十人。

    这些人背着长枪,手持长矛或刀斧,气势汹汹地奔赴大院。

    在张德成的暗中指挥下,严匪一伙迅速将整个村寨包围起来。

    他们鸣枪警告村民,不准有任何乱动,随后便开始了残忍的搜查。

     张钟全全家首先被搜查。

    当时,张钟全与其九岁的小孩还在睡梦中,被突然的嘈杂声惊醒。

    他们还未来得及穿好衣服,就被匪徒们粗暴地拉出屋子。

    刽子手李世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