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周仁杰重访木黄:忆往昔,话发展

首页
师对于二、六军团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是我们革命征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他还回忆起,五十一团是跟随任弼时、肖克、王震等首长率领的大队伍,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木黄的。

    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交谈间,周老满含关切地询问:“我们红军来木黄时,这里有多少人?”县委书记罗正铭同志立刻恭敬地答道:“有300多人。

    ”周老微微点头,紧接着又问:“那现在有多少人呢?”罗书记微笑着回应:“1100多人。

    ”周老不禁感叹:“发展真快啊!”他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说:“计划生育工作一定要抓好,必须紧抓不懈。

    人口的合理增长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随后,他又关心地询问群众的生活状况,罗书记详细汇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变化情况。

    周老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肯定,还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当天下午,周老不顾长途跋涉的疲惫,坚持步行上山,前往参观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

    途中,他感慨时光飞逝:“我在木黄会师的时候才22岁,风华正茂,一心只想着革命。

    如今都71岁了,岁月不饶人啊。

    ”但他的步伐依旧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长河中。

    到达纪念碑前,周老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端详着王震同志的题字以及碑上的简介,那些文字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的大门。

    他还特意让工作人员拍照留念,想要将这一珍贵的时刻永远保存下来。

    他绕着碑身缓缓走了两圈,每一步都充满了深情与敬意。

    他俯瞰木黄全境,如今的木黄早已焕然一新,不再是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小镇。

    随后,他拿起望远镜,仔细查看当年红六军团从梵净山前往木黄的路线。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回忆,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部队艰难行军的场景。

    之后,周老与大家一同在纪念碑前合影,将这一珍贵时刻定格。

     下山途中,周老俯身用手捧起两捧泉水,一饮而尽,赞道:“木黄的水真好呀,清甜可口,这是家乡的味道。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喝到!”罗正铭同志热情相邀:“欢迎下次再来。

    木黄永远是您的家。

    ”周老当即回应:“等你们木黄会师陈列馆修好了,我一定来。

    ”他语重心长地叮嘱道:“目前农民群众生活还不算富裕,你们一定要多关注,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要时刻牢记,我们革命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 喜欢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请大家收藏:()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