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取出陶谦的亲笔信函,递给我道:“陶公命我前来,将徐州托付于罗大人。
”
我接过信函,展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文通小友,徐州地处要冲,四战之地,若无明主,必遭涂炭。
如今我病重不起,愿将徐州托付于你,望你念及百姓苍生,勿辞。
”
我看完信函,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陶公的厚爱,我深感荣幸。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
太史慈微微一笑,拱手道:“罗大人,徐州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陶公将徐州托付于罗大人,正是看中大人的仁德。
你若不接受,徐州百姓必遭涂炭。
”
我感叹道:“我从徐州归来不到月余,不想徐州就能发生了这么多曲折。
吕布英雄一世,就此灭亡,可惜可叹。
曹孟德露出枭雄之姿,对徐州虎视眈眈。
也罢,请太史将军稍等。
我稍作安排,再同太史将军一同赶赴徐州。
”
太史慈听罢,心中感慨。
次日清晨,我在军师戏忠以及赵云二人的陪同下,带领五千骑兵,与太史慈一道赶赴徐州。
徐州下邳,陶谦的府邸内,气氛沉重而压抑。
陶谦病重,身体日渐衰弱,他躺在病榻上,面容憔悴,但眼中依然透着坚定的光芒。
他的身边,陈登、糜芳、藏霸等部将们围坐在一起,脸上都带着忧虑之色。
“多日不见,陶公怎会如此模样?”我进入病房内,看着病榻上的陶公,关心的问道。
“文通来啦,我是日盼夜盼,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陶谦忽然睁开双眼,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眼中却透着期待。
“陶公,如今我并、冀两州刚定,兵力薄弱,难以守护徐州。
我愿意帮助陶公,共同守护徐州百姓。
”我的声音中透着真诚。
陶谦微微一笑,说道:“文通啊,徐州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无明主,必遭涂炭。
我已病重,自知命不久矣,思虑再三,愿将徐州托付于你。
你是仁厚之主,徐州百姓有你守护,必能安居乐业。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再次沉默,心中反复思索着陶谦的话。
我深知,接手徐州意味着巨大的责任,也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
陶谦看到我犹豫不决,心中微微一叹。
他深知我的为人,知道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重任。
于是,他让部将们一起劝说我。
“罗大人,主公将徐州托付于您,正是看中您的仁德。
徐州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无明主,必遭涂炭。
”陈登的声音中透着诚恳。
糜芳也说道:“是啊,罗大人,徐州地处要冲,四战之地,主公将徐州托付于您,正是看中您的实力与品德。
徐州百姓有您守护,必能安居乐业。
”
太史慈也站了出来,说道:“罗大人,还请看在徐州百姓的份上,接管徐州吧,我们大家都会支持大人。
”
我听到众人的劝说,心中微微一动。
这些部将们都是为了徐州百姓的福祉,他们的诚意让我难以拒绝。
我听到大家的话,心中微微一动。
感受到陶谦的诚意和徐州百姓的困境,让我难以拒绝。
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