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幽州这些人便如此听话呢?等打听清楚后,众人再次恍惚起来,原来这位的身份也不同凡响,竟然是如今幽州太守的夫人!
“她都是太守夫人了,怎么还要参加恩科?”
“也没有规定说太守夫人不许参加啊。
”有人提醒。
这倒也是,不过一般人这种身份的人,应当很难再做出改变了。
说来说去,幽州果然还是与众不同。
在裴杼跟王绰的计划中,改造城郭只是其中一项,其他还有捕盗、修路、颁布减免赋税、放归一批伶人乐伎的政令陆续等着颁布。
尽管他们并未收复全部的领土,还有蜀中那一片还在梁国手中,但是裴杼不打算立马收复,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各地生产,让他们从之前的苛捐杂税中缓过来,起码三五年后,裴杼才会考虑攻打蜀中一事。
每项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都要朝廷地方所有官员的配合。
这批新人更是被使唤得脚不沾地,每日回去便叫苦不迭。
但累是累,却从来没有人撂挑子不干。
除了这科举是好不容易才考上的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前途。
朝廷与各部衙门折腾他们,其实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快成长起来。
谁都知道,只要他们做好了,将来便是前途无量。
留在京城的这些老臣年岁都不小了,十年内应当会致仕一大批人,十年之内,就看他们这批人能成长到何种地步了。
若是这会儿放弃,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未参加科考的权贵子弟排着队虎视眈眈呢。
除了他们,官员们也在磨合。
每颁布一项新政策,裴杼都会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经常还得跨衙门商议。
跟着他造反团队与梁国留下来的老臣们有不少的矛盾,比起以后明争暗斗,还不如一开始就让他们尝试沟通。
双方沟通的确很难,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稍有些分歧便要争个不死不休。
若不是有裴杼还有燕王从中调和,只怕是要出大问题。
好在彼此折磨了几个月,他们终于能学会退让了,尽管退得并不多,但也可喜可贺了。
裴杼跟王绰其实也并不希望他们利益一致或者永远只有一种声音,能商量便已然很好了。
年前,那一批新官也终于熬过了见习期,有了着落。
四成留在了京城,剩下六成被分到了地方,郑兴成也终于分到了下手,梅燕娘跟杨夫人等都是他市舶司的人,只是梅燕娘留在京城,杨夫人则去了幽州分衙。
临别之际,杨夫人还进宫拜见了裴杼。
任何关系都是需要维系,从前陛下是太守,他们只要不违拗他的意思便足够了;但如今陛下已经是天子,他们就得献出十二分的忠诚。
裴杼对杨夫人也挺看重的,这位不管在哪儿都是位女中豪杰,甚至比张太守还要睿智许多,有些话,裴杼也不介意先同她交代:“朕虽不在幽州,却一直记挂着那里,幽州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