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极有规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稍大的平台,显然是供攀爬者休息的设计。
下方的海平面开始上涨,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崖壁基部。
马龙知道,这是涨潮的信号。
潮汐计时是每个岛民的必修课,他估算着时间:如果不能在一小时内登顶,退潮时暴露的礁石区可能让鬣犬找到新的攀爬路径。
攀爬者的平衡感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一处仅有手掌宽的横向岩缝上,他需要转身跨越一道二十厘米的裂隙。
常人在此处必然会因恐惧而失衡,但他却像在平地上转身般自然,脚尖精准点在裂隙另一侧的岩棱上,吸附力瞬间锁定。
第四节:崖顶惊魂与双栖威胁
当最后一道岩脊出现在眼前时,马龙几乎耗尽了体力。
他伸手抓住崖顶的野草,吸附力让他轻松攀上平台。
然而刚站稳,攀爬者的能力突然发出双重预警——身后是海鹰的俯冲,身前则是一股陌生的、带着腐臭的气息。
他猛地转身,同时抽出腰间的石斧。
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崖顶的灌木丛后,竟趴着两只体型更大的鬣犬,毛色呈暗棕色,肩高近一米,正用幽绿的眼睛盯着他。
显然,它们是从另一侧的缓坡迂回上来的。
“该死!”马龙背靠崖边,海鹰的利爪在他头顶呼啸,下方是百米悬崖,前方是两只猛兽。
攀爬者的能力在绝境中反而变得更加敏锐,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崖顶的每一块岩石的稳固程度,甚至能预判海鹰下一次俯冲的角度。
左侧的鬣犬率先发动攻击,它低伏身体,猛地窜出。
马龙侧身躲避,同时将石斧掷出,石斧擦着鬣犬的耳边飞过,嵌入后方的树干。
这短暂的空隙让他有机会攀上身边一棵倾斜的松树。
松树的枝干在他重量下弯曲,几乎垂向崖外。
两只鬣犬在树下徘徊,仰头低吼。
海鹰则在松树上方盘旋,寻找俯冲的机会。
马龙骑在弯曲的树干上,感受着海风的力度和树干的韧性。
攀爬者的平衡感让他能在晃动的树干上保持稳定,而手脚的吸附力则让他能牢牢抓住粗糙的树皮。
他观察着两只鬣犬的动作:它们的配合很有章法,一只吸引注意,另一只试图绕后。
马龙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冒险的决定——他要利用树干的弹性跳回崖顶。
他向后倾斜身体,积蓄力量,同时计算着海鹰的位置。
当右侧的鬣犬再次扑向树干时,他猛地向前发力,树干如弹簧般弹起,将他抛向崖顶!
在空中的短暂瞬间,他看见了崖顶的每一个细节:凸起的岩石、丛生的灌木、以及两只鬣犬错愕的表情。
攀爬者的平衡神经在失重状态下依然稳定,他调整身体角度,双脚精准落地,同时双手撑地,吸附力让他在落地瞬间稳住身形。
第五节:鸟蛋能量与岩壁密码
两只鬣犬被这突如其来的跳跃惊呆了,给了马龙宝贵的反应时间。
他冲向嵌入树干的石斧,同时捡起脚边的石块,砸向离他最近的鬣犬。
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