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苍蓝裂隙与骨笛余音

首页
的直觉让他感到一阵寒意。

    他想起昨天设置的捕鸟陷阱——那是用藤蔓编织的吊网,挂在另一棵椰子树的侧枝上。

    如果那生物以爬树能力见长,陷阱很可能已被破坏。

     绕行至陷阱所在的椰子树,眼前的景象证实了他的猜测:吊网被撕扯成碎片,散落在树下,网绳上缠绕着几根灰黑色的粗硬毛发,长度约五厘米,根部带有毛囊。

    马龙捡起一根毛发,放在鼻尖轻嗅,闻到一股混合着海水与腐殖质的腥臭。

    能力瞬间解析出信息:「未知哺乳类,肉食性,推测肩高约60-80厘米,前肢力量发达」。

     “麻烦了。

    ”他将毛发收好,开始重新评估局势。

    鹿群的踪迹在清晨的潮汐中被部分冲刷,而未知掠食者的活动区域与鹿群迁徙路线高度重合。

    这意味着两种可能:要么掠食者以鹿为食,导致鹿群改变路线;要么两者处于竞争关系,形成危险的势力范围。

     第二节:骨笛制作与声波陷阱 返回营地的路上,马龙刻意绕开了能量残留强烈的区域。

    他需要一件能远距离预警的工具,而不是仅仅依赖“追踪者”的被动感知。

    经过一片珊瑚礁区时,他注意到浅水区漂浮着一具完整的海鸟骨架,翅膀部位的尺骨细长中空,恰好适合制作骨笛。

     制作过程比想象中复杂。

    他先用石斧小心敲下翅膀骨,剔除残留的肌腱,然后在火上烘烤以去除油脂。

    骨骼在高温下发出轻微的爆裂声,散发出焦臭。

    他想起父亲曾说过,古代猎人会用猎物的骨骼制作乐器,既是信号工具,也是对自然的敬畏。

    这个念头让他动作一滞,随即更加专注——在这座岛上,每一次制作工具都是与生存的对话。

     骨笛需要两个音孔才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他用尖锐的石片在骨骼上反复刻画,直到磨出两个对称的小圆孔。

    尝试吹奏时,第一声气流冲出,发出的却是嘶哑的破音。

    他调整嘴唇的角度,再次吹气,这次发出了一个低沉的“呜——”声,如同海风吹过空穴。

     “追踪者”能力在此刻给出了反馈: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力视野中呈现出淡紫色的涟漪,涟漪接触到不同物体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射频率。

    他注意到,当声波指向椰林方向时,某个区域的反射波出现了异常的扭曲,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快速移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掠食者!”他立刻停止吹奏,伏低身体。

    能力视野中,一道淡蓝色的光轨正从椰林深处向他逼近,速度极快,光轨末端的能量团呈现出攻击性的猩红。

     第三节:蓝痕追逐与潮汐反制 马龙没有选择硬碰硬。

    他抓起骨笛和石斧,转身向潮汐线狂奔。

    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夹杂着粗重的喘息和利爪刮擦地面的声响。

    他能感觉到那生物的体温,甚至听到它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