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21

首页
这座小院子,虽然起个名儿叫做“村”,但不过几间茅舍,最多够让一家一户几口人入住罢了。

    贾放蹲在院外,先看了一遍院外的土墙,点点头,说:“还真是用黄土夯的。

    ” 他说“真是”,自然是因为和《红楼》原著中记载一致。

    这稻香村外面的土墙,是用“版筑”的方法建成的土墙,也就是在土墙位置的两侧用木板围成墙壳,然后在围壳内填土、夯实,使之成为土墙。

     这小院的围墙总体比较结实,但因为无人打理,这围墙上长满了杂草,像是墙头上凭空长出一簇乱发。

    茅屋的状况也是不佳,主屋还算完好,主屋附近的配套设施已经折损不少,塌的塌,倒的倒。

     贾放又朝那几间茅屋走去。

    贾赦在一旁等得正无聊,突然想起早先塌房子的事儿,赶紧跟上贾放,说:“小心些——这茅草房子很久没修了。

    ” 贾放却丝毫不惧:他知道这些茅草房的结构,知道即便塌下来也问题不大。

    于是贾放手一伸,将正房的房门吱呀一声推开。

     正房里却没多少灰尘,有点儿像是时时有人打扫擦拭的模样。

    只不过采光不好,贾放陡然进屋,觉得里面暗沉沉的什么也看不清,连忙去开了西面墙上的一道小窗,有光线照进来。

     贾放与贾赦都站定了,只见这茅屋里家什的布局竟也和寻常人家的正堂一样,正中摆着一张木案,案上供着一只汝窑花囊,满满的一囊杏花,早已成干花了。

     木案之上,挂着一幅米芾的“烟雨图”,左右各有一联,分别是: “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 “女祸氏补不完离恨天。

    ”1 贾放一看见这副对联,登时心中一动,好像隐隐约约触摸到了什么答案。

     看似简单的一副对联,其实大有玄机。

     按照《后汉书》中的记载,费长房是一个东汉方士。

    有一回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于是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2——费长房与壶公的传说,正是中国造园术中“壶中天地”这一概念的由来。

     “壶中天地”与“须弥芥子”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概念,追求以小见大,达到“方寸之间,得见天地”的效果。

    贾放精研传统造园术,因此对这个传说非常熟悉。

     至于说“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则是指费长房后来得到了壶公所赠的缩地鞭,可以缩短空间的距离——上联就是在感慨距离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