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纪家势大,现在并不是闹僵的好时机。

     夏言均沉思了片刻,开口道:“既然妹夫和贺老都已同意,妹妹你也不必太过忧心。

    ” “那何为安哥哥也曾托人仔细打听过,除家世清贫些,其他到皆无可挑可处。

    ” “此人年纪轻轻毫无家中助力竟也入了翰林,假以时日,加之贺府和伯府的顾携,定能让他留任京中,仕途坦荡。

    ” 贺二夫人除了嫌弃何家清贫之外,最担心的便是女儿嫁了他之后,万一翰林院的散馆考核未过,被派到外地出任,那她的女儿也要跟着去受苦。

     公爹虽掌翰林院,但铁面无私,为人清正,断是不可能会为了此等小事而特殊对待他的。

     想着哥哥身为大理寺卿,既然他都查了那何为安没问题,那想来应该真的只是自己想多了。

     听哥哥这么说了后,贺二夫人心中稍稍又放心了些。

     又聊了几句后,推辞了兄嫂的挽留,带着嬷嬷又匆匆回了贺府。

     自上次从贺府回来后,何为安便知道自己兵行险招这一步棋赌对了。

     他知道在纪家设计这一出即疯狂又大胆。

     可他何为安能走到今日靠的从来就不是老实和本分。

     在这官僚横行,世家子弟遍布的上京城中。

     像他这样的寒门子弟即便高中一甲也就是在金榜题名时那昙花一现,后大多籍籍无名。

     更何况像他这种二甲出身多如过江之鲫的普通进士。

     往往到后面不过都是成为了那些官宦子弟的垫脚石而已。

     何为安不甘心,凭什么家中举全家之力,节衣缩食的供自己寒窗苦读十载,到头来仅仅是这么个结果而已。

     他自问自己并不比京中官宦子弟差在哪里,就因出身不显。

     凭什么像他这样进士们就要受到诸多不公待遇。

     他至今仍记得自己幼学时期,夫子在和他们讲完,是非成败本无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个典故后那落寞无比的眼神。

     夫子是建宁十年乙卯恩科进士,高中后被朝廷派往北边苦寒之地任知县。

     一任就是六年,可惜这六年来因夫子不愿与当地乡绅同流合污,欺压百姓,被同僚排挤,上官呵斥,后被朝廷一贬再贬。

     夫子彻底心灰意冷,愤而辞官归故里,在镇里开学馆授课。

     正是因为当时学的那句话,和夫子那时的神情激励了自己,每每当自己坚持不住了时,凭着那一股蛮劲。

     他也成为了建宁三十年恩科他们那个州县唯一考出来的进士。

     他如今虽入翰林的庶常馆学习,即使三年后考核合格,可若是想在这盘根复杂的朝中立稳脚步,凭着毫无背景的自己单枪匹马闯出一番天地,无异于痴人说梦。

     朝中局势波谲云诡,天下能人尽聚于此。

     这上京城中最不缺的便是能人异士,唯有权势才是立足之根本。

     便是那年少意满的探花郎,为了那权势更是能眨眼就抛弃与自己相伴多年的发妻另娶。

     京中的繁华富贵,权势利益迷人眼,乱人心,何为安也不例外。

     这楼宇琳琅,魏国之都他何为安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离去。

     所以他不惜剑走偏锋,只为能够达成目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