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刀就是草头王

首页
这是一个军人的习惯,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第一时间要熟悉的,就是周围的地形。

    只有将四周的地形全部都搞清楚了,万一有突发事件,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明末是实实在在的乱世,人命如草芥,崇祯七年以后更是如此,他可不想再次遗憾的死在别人的手中。

     如果他死了,他就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哪怕是最小的改变。

    如果历史的进程无法改变,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女儿,就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他必须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发挥作用! 有了前世的教训,张准现在不相信任何的正义公理。

     他只相信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二句话是:乱世人命如草芥,有刀就是草头王。

     “二楞,你去哪里?”耗子急忙跟在他的后面。

     “我随便走走。

    对了,我对这里基本上没有印象了,你帮我介绍介绍吧。

    ”张准说道。

     “烂地方有什么好介绍的。

    ”耗子满脸的不情愿。

     “好歹这里也是我们的家乡啊!”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

     耗子只好絮絮叨叨的解说起来。

     按照朱元璋当初的规定,每个千户所应该有1120名军户,每个卫应该有5600名军户,这是标准的编制。

    除了军户之外,还有小旗、总旗、镇抚、百户、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都指挥使等各级军官。

    卫所参加是大明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废弛了。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军户逃亡不断,现在浮山所在册的军户,只有不足450名了。

     明朝时期,山东莱州府和登州府的民户本来就少,生活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军户。

    嘉靖时期,倭寇不断侵略山东沿海各地,民户大量内迁,剩下来的数量就更少了。

    崇祯四年孔有德等人占据登州府作乱,以人相食,着实是杀了不少人,导致军户的数量也大大的减少。

    现在的莱州府和登州府,可谓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半夜能听到的,只有野狼的嚎叫。

     他俩所住的地方,叫做杨家屯,是浮山所辖下的二十五屯之一,大概有六十多户人家,所有的人口加起来,可能有六七百人。

    由于位置比较偏僻,山东的各地内乱,都很少波及到浮山所。

    杨家屯没有一幢像样的建筑,全部都是茅草屋,一看看过去,就是后世的棚户区,甚至比棚户区还要更惨一点。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太变态,军户是世袭的,老子死了儿子顶上,一人是军户,全家都是军户,连嫁过来的媳妇都是如此。

    军户轻易是不能脱籍的,随着时间推移,户数没有任何增加,实际人口倒是增加了不少。

    整个浮山所的人口加起来,可能有几千人。

     但是,大部分的人口,在黄册(相当于明朝的户口本,封面是黄色的,通称黄册)上并没有记录。

    换言之,这些人都是黑户。

    国家“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不管这些人的死活。

    究其原因,自然是卫所的各级军官搞鬼了。

    中饱私囊和吃空饷,没有哪朝哪代比大明朝更厉害的。

     “玉麟,药煎好了,你快点过来喝吧!” 两人转回到杨家屯中间的空地,杨映菡的声音刚好袅袅的传来。

     很温柔,很动听,很有感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