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悬崖舐蜜糖(二)

首页
旁边的张善琨笑道:“余先生也喜欢电影,那不妨与卜先生交流一下,会很有进益的!” 卜万苍也笑道:“不知道余先生喜欢什么样的电影?张老板要拍电影,正在发愁,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电影呢!余先生不妨说来听听。

    ” 余生道:“我虽然喜欢电影,但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现在的这种电影形式!镜头总是连贯的长镜头,一次拍一个很长的场景,然后几个长镜头连起来就是一个故事,这真的很没意思。

    ” “……”卜万苍和张善琨原本只是随便问问,想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纵然是喜欢电影,也不过是看个热闹而已。

    哪里会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竟然能说出如此专业的名词。

     卜万苍不由得正色道:“那么,余先生对电影镜头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余生发现卜万苍毫无愠怒之色,也没有试探的意思,真的是在诚心交谈。

    心道,这个能从学徒混到成名导演的人,真的不简单。

    学习几乎成为了他的一种本能,在知识面前毫无成名导演的架子。

     “我觉得,现在的电影,都是把动作的连贯作为拍摄的标准。

    一个镜头拍一个场景,而这个场景内,所有的动作和戏份都要依靠演员来表达。

    这是不对的!难道就不能将一个连续的动作分解开么?难道就不能将一个长镜头分解成许多个短镜头么?” “嗯,余先生说的有道理,可是这样会不会显得太乱了?” “但也许会更有张力吧!如果有甲乙丙三个镜头,甲是一个人在笑,乙是一把手枪直指,丙是同一个人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

    那么不同的连接就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假如是按照甲乙丙的次序连接,那么因果关系就是:一个在笑的人,因为被手枪指着,所以变得很惊惧。

    那么这个人就是个胆小鬼!但如果把这个顺序换一下呢?换成丙乙甲呢?” “那么因果关系就变成了,有一个觉得恐惧的人,当手枪指着他的时候,他笑了。

    他的笑,说明了他在死亡面前放弃了恐惧,他很勇敢!” “这样几个镜头的张力远比一个长镜头来得强大。

    比如说阮玲玉的《神女》,如果最后把杀人的那一场戏改为几个短镜头会怎样呢?会不会更激烈一些呢?” 卜万苍不由得陷入沉思。

    余生对他说的这番理论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蒙太奇理论!蒙太奇这个词源于法语,原本的意思是剪接。

    在前苏联的电影理论中,被借用成为电影镜头组合理论的名称。

    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这种含义并不是镜头本身所有,依靠的是人的联想,人的心理完型,人的脑补,所产生的镜头之外的意味! 人对于自己推测出来的东西从来都是最信任的,所以,这种技法产生的力量也远大于长镜头的平铺直叙。

     蒙太奇这个理论在后世人尽皆知,但是在这个年代,却是由爱森斯坦于一九二二年刚刚提出来的!能有所理解的人极少。

    而实际的应有方法也是理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