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章 一废太子

首页
怎生不乐意,都得好生供着咱俩这对股肱之臣。

    ” 除非他丁点壮志雄心都没,丝毫不在意大清雄风因他而折! 胤禟:…… 就觉得弟弟这个目标有点不切实际,但…… 皇阿玛眼瞅着天命之年,再健康长寿也庇护不了他们许多年。

    也是时候积极向上,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了。

     当咸鱼、闲王的固然悠游自在,但…… 他们也好歹都是皇阿玛精心培养的皇子阿哥,受万千黎庶供养。

    若可能,谁还不想为家国天下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呢? 烧个玻璃,做个镜子,研究研究钟表。

    既能扬国威,又能给国库创收,还不显山不露水的。

     多好! 这么想的时候,胤禟万万没想到,胤俄会是个虚心纳谏的。

    但凡他那个好妹子瑚图灵阿有甚天马行空的念头,他都能反复琢磨,细细研究其中的可行性。

     然后往死里逼他这个当哥的! 要钱给钱,要人踅摸人,总之不惜一切代价做成钟表、镜子等领域的王者。

     起初,胤禟是拒绝的。

     但真正着手做起来后,他又不能容忍自己只是在拾人牙慧的程度上。

     于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辗转几年下去,能整点报时的座钟到挂在脖子上、藏在怀中的怀表。

    再升级换代,接上腕带便能戴在腕子上的手表。

    彻底在大清上下掀起了一阵钟表热。

     仅此一项,便获利无数,更别说他们还以高昂价格远销海外了。

     玻璃厂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做各种的靶镜、梳妆镜、穿衣镜等。

    打破那层神秘外衣,省却了隔山隔海的高额运输成本后。

    原本贵上天的玻璃镜身价暴跌,变成稍殷实些的家庭便能狠狠心置办一二的样子。

     自然而然地在婚嫁市场走俏。

     那小小的,可以拿在掌心把玩,各种材质不等的靶镜,更一度成了儿郎送心上人的礼物首选。

     第二部分则专攻各种大小的平板玻璃。

     大力宣传其明亮,不惧风雨侵袭。

    比纸质、纱绢的窗更保暖不易坏,还能很大程度上保护视力等优点。

    让万千百姓受惠的同时,还催生出另一种行业——温室大棚! 各色玻璃花坊、玻璃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后。

    便是数九寒冬里,再想吃点黄瓜、茄子等,都变得简单易得起来。

     第三部分的玻璃厂,则是把玻璃制品艺术化。

     甚屏风、盆景、摆件、钗环等。

     样样色彩纷呈,巧夺天工。

     再由贵妃、宜妃、郭嫔、福瑞公主等这么一戴,一用,一往下赏赐,瞬间引爆京城,风靡整个大清有没有? 只这几样,便有了与海运相比也不遑多让甚至还有些个领先的利润。

    为朝廷挣了数不尽的金银之外,更解决了不少用工问题。

     用工多了,百姓的收入便提高了。

     手头上有了余钱,便建房子、置新衣,送孩子们去学堂念书等。

    千万个家庭汇聚起来,可不就是整个大清的强盛? 可在康熙看来,这所有的一切都不如胤俄胤禟误打误撞烧出来的水泥! 那平平无奇的灰状物与沙子按比例混合,用水和了之后竟然坚硬无比,可塑性极强,用处也是多种多样。

     比如铺路、建房、兴修水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