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想往死路走。

     山上的红蘑菇倒是全便宜了张家,一天就能捡十几筐。

     转眼到了去镇上的日子,天还未亮,三人就爬起来,揣了两张饼子就出发了。

     张二伯背着从各村收上来的鸡蛋。

    张婆子也帮忙背一些,上面再放着晒好的干蘑菇,她和二伯还抬了一麻袋干蘑菇。

    张希瑶穿着二郎打着补丁的衣裳。

    梳的也是男子发髻,将头发全部扎起来。

     她长得不算漂亮,但因为常年不干活,皮肤白净,瞧着倒像个文弱书生。

     张希瑶后面也背着满满一筐的蘑菇,有干也有湿。

    用二伯的原话:来一趟不容易,要是能卖出去,就全部卖掉。

    卖不掉就再背回来。

    这年头劳力是最不值钱的。

     第6章 古代的女人也是可以经商的,但她们很少独自出门。

    因为治安不好,张希瑶就听张二伯说起过不少悲惨的案例。

     比如某某货郎背着货物在山上行走,被蒙面歹徒持刀抢劫,不仅货物被抢,连货物都丢了。

     别以为这是话本故事。

    这是张二伯亲自经历的。

    而且就发生在他们前往镇子这条路。

     男人尚且不安全,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就更不是那些匪徒的对手。

     张婆子不放心张希瑶独自出门,不是要限制她的自由,而是真心爱护她,不想她受到任何伤害。

     张希瑶这会儿已经顾不上害怕。

    蒙面歹徒离她太远,她现在更担心的是路。

     古代的路真的很难走,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

    而许家村的村民们很少出村,所以出村的路到处是成人高的野草,不小心还有可能迷路,需要张二伯在前面蹚路当向导。

     这一走就是一个时辰,换算成现代时间就是两个小时。

    她累得腿肚子直打颤,肩膀也好似不是自己的。

    为了不让阿奶和二伯看出来,她还得强装无事发生。

     三人赶在天蒙蒙亮时到了镇上,二伯熟门熟路先去东市农贸区摆地摊。

     这个区域都是卖菜的。

    而且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张二伯刚把鸡蛋卸下来,就有人过来收费。

     五文钱的费用。

    难怪村里人宁愿把鸡蛋卖给张二伯,也不亲自到镇里售卖。

    实在是交不起税。

     “这蘑菇也得交五文。

    ”收税的汉子看向张婆子身后的背篓和麻袋,份量这么多,卖的东西不一样,肯定要格外交税。

     ltahref=<ahref="s:///zuozhe/yinansuyi.html"target="_blank">s:///zuozhe/yinansuyi.html</a>title=易楠苏伊target=_blankgt易楠苏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