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情,理,法

首页
位嘉宾,像是在寻求认同。

     “ohyeah.”金发女表情夸张地表示认同。

     “是的。

    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事物不会是毫无缘由的。

    ”另一侧的长者回答。

     “鲜花与死亡,那个下午,令我震惊不已。

    ”女人回答,似乎思绪依旧在某个时刻的定格里。

     “当我开始写作,我的灵魂似乎从那个原本只有我的世界,慢慢突破,来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就像一幅三维立体画,世界的真实缓缓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不再只属于我自己,不再是那个沉浸在浪漫蔷薇世界中的小女孩,我来到了真实的世界,而这里,不仅有鲜花,还有死亡。

    ” “我感觉自己被环绕着的生态、语境,在不断降级,这种降级的感觉,类似一种死亡。

    ” “那您是怎样面对这种感觉的呢?这种巨大的落差感?”又是一个问题。

     她侧着头,略微沉思,又端坐了起来。

     “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

    过去的我,完全生活在情中。

    而真实的世界,在法的边缘。

    到达这里,就像那天下午,看见的暴烈阳光下的尸体,残酷而真实的景象,就像一种时空的穿梭。

    ” “所以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写作,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 “情、理、法。

    这是一个层面顺序。

    我要用写作,呼吁人文素养,这里不是说简单的感性的儿女情长、爱美之心,而是把人引向更像人的层面。

    有情有义,情就是美,是道德,是人生境界。

    一个人,即使千金散尽,依旧应该有作为人的复杂系统和无形财产。

    不可以除了钱nothingtoloose了。

    也不可以除了钱,再无其他追求了。

    ” “所谓未开化,就是完全理解不了情、义、道德、美的层面,而在法的最底线,花样百出。

    ” “人该有人的尊严与美好,需要启蒙与开化,需要拥有觉醒的灵魂,而不是终结于流浪动物一般,曝尸于烈日下。

    ” “这就是我在写作生涯中,逐渐意识到的,作为一个执笔者的社会责任。

    ” “有时候我在想,所谓人文素养,或许就是在一个人被世俗的洪流冲击得妥协于存在主义哲学之前,大脑中已经有根深的先验美学体验,拒绝灵魂的彻底死亡。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