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首页
爹爹! 大郎! 大汉的家眷,一位瘦小妇人和两个半大的孩子,哭喊着扑上前。

     沈玉娇看着那妻哭儿喊的场面,恍然回到去年初秋,押送的官兵欺辱她的嫂嫂,那时她也是这般无助地呼喊。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道,眼泪最是无益。

     眨了眨干涩的眼眶,她问板车前头的陶大郎:大哥,现下该怎么办? 陶大郎也是满脸愁容,再看车上的老娘和孕妻,他是家中唯一男丁,万万不敢冒险冲关。

     小郎君,你在洛阳城里可有亲友?他问。

     沈玉娇怔了一瞬,摇头:没有。

     那城内的哪是亲友,分明都是盼着她死的蛇蝎豺狼。

     唉,你也没亲友,我们也没有陶大郎望向眼前那座高大巍峨的洛阳城门,疲倦眼中写满无奈:只能继续往前逃,看哪座城池愿意给我们这些难民一方容身之所了。

     谁叫老天爷不开眼,偏让他们无家可归了呢。

     当日夜里,在野外和其他流民聚在一起烤火时,沈玉娇看着陶大郎摸着翠兰的肚子,夫妻俩苦中作乐聊起孩子降生后的事,不由想到自家兄嫂。

     年初岭南来信,兄长在信上说阿嫂生了个胖小子,取名为文瑾,和侄女文瑜,凑一对瑾瑜。

     算算日子,小侄儿现下也有半岁了,不知道他长得像兄长,还是更像嫂嫂。

     阿瑜那爱哭的小女娃,在那偏远潮湿的岭南可还会哭闹? 还有父亲和母亲,他们身体如何? 家书上他们都说一切安好,可沈玉娇知道他们的脾性,定是报喜不报忧。

     尽管有裴瑕上下打点,但他们到底是服役的罪奴,又能过得多轻松呢? 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沈玉娇抱膝坐在火堆前,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真的好想家,好想父亲母亲、阿兄阿嫂 忽的,一个大饼颤巍巍递到眼前,火光下照得黄澄澄的,看上去格外香酥。

     沈玉娇微怔,抬眼望去,就见陶老太那张皱巴巴的脸庞在火光下泛着暖色:孩子,想家了? 不等她答,陶老太将那饼往她眼前送了送:吃吧。

     老菩萨沈玉娇吸了吸鼻子,嗓音微哽:可我我白天已经吃过两个,不能再吃了。

     嗐,何必计较那么多。

     陶老太见她如此实诚,轻笑道:吃吧吃吧,肚子吃饱了,心就没那么空,也不会难过了。

     看着那块不由分说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