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头叹叹气,甚至还上前一步替我俩把门带上,然后便背着书包回他自己的房间了,留下两个尬在当场的成年人。
于是我和光就如影片中那样用眼神斗嘴。
(看吧看吧。
我就说过要注意一下……襁褓期还好,现在呢?!)
(喂喂。
真不知道谁是后来突然就享受起这感觉的人。
)
(但……)
(算了吧。
你我还不了解么?表面上冲我表达不满,其实是想体验一下在言语上欺负人的快乐罢了。
)
光“说”着下了床,就这样光着身子把用毕的小道具抛进一会儿拿去洗的盆中。
我则嘟哝着:“人家想做点改变么。
”一面不忘瞟向这绝佳的美景。
做改变是肯定的。
只是方才还没理清观影后的思绪就意乱情迷,口不择言地说了一桩彼此都不太意愿,而且改了也不解决问题的事。
“嗳,你说小天是怎么想的。
”
虽然是冬天,但空调开得很暖,所以光慢悠悠地爬上床,带着她的温情附在我身侧,丝毫没有穿起衣服的打算。
“这种事啊……你应该亲自去问他的。
”
“那你呢?”
光的手从我脸侧滑过。
我明白光的言外之意。
我俩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成长。
作为母亲的光,实际并没有尽到母亲的职责;而作为一家之主的我,对这件事只是软弱地退避,实际也是失职。
已经为了光做了一些事,但还嫌不够。
大概为了她的任性,牺牲掉我们的孩子也没所谓。
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黑洞。
我想当初那个不被现在的我喜欢、执着于对错的十一岁的我甚至可以反过来教训我。
十一岁,因为小光而懂得接纳各种不同,但兜兜转转,却败给了眼见她的付出而生出的愧疚感。
总想着,要不就这样算了?
其实是不对的。
即便我现在依旧愿意放纵光的一切弱点,但这不妨碍在放纵以前去和她说,看看她的改变意愿如何。
一味的接纳只会将对方推得太远,我和她虽然在人格上彼此独立,但若真的那样做下去,就不再是“二人世界”,而是一个人的生活与一个人的生活。
高石天这孩子,懂事懂得太早。
七岁的他面对的也许比五岁的我轻松多了,但他的自强不完全来自我和光的独立精神。
怎么说呢,我们家的教育环境,相比同等经济实力的家庭要好得多。
但我却不满意这个结果。
这次倒不是苛求完美,而是本来能做好的没有做到。
小崎或许还好,但小天这孩子,既然这样懂事,应该也就能清楚地明白,他没有真正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吧?
或许那么早就做父母是不明智的。
尤其是我,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最少,更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催促着我不能把太多精力放在养育孩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