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恨满金徽

首页
? 她暗自抹泪,恍惚天要塌下来了似的,固执地说:“你不愿意带着我,我自己想法子。

    ” 他有点哭笑不得,“你能耐见长啊!想什么法子?” “那你别管。

    ”她哭得抽噎,“你是什么心肠?人家才……你就……” 皇帝无可奈何,抱在怀里腻声安慰,心头只一拱一热的难以自持。

    她是舍不得他,不愿意和他分别,要是他说出征,她照旧无动于衷才,那才叫人寒心呢! 他浅笑着瞧她,那半句话填实了,八成是“人家才和你贴心贴肺,你就要撂下人家”,这么想来太叫他振奋了!二话不说先捧着小脸“叭”地狠亲一口,一翻身压在身下,吃吃笑道:“就会哭!怪道说女人是水做的呢,我都要被你淹死了!” 她不答话,伸手钩住他的脖子,红艳艳的唇轻轻贴上来。

    皇帝闷声呢喃,“那册子瞧了?想是收获颇丰,眼见着大有长进呢!” 锦书看着他忙活,把胳膊搭在眼皮子上,噘着嘴道:“没良心的,存心要臊我!” 皇帝拉开她的手,贴着她的嘴角低声道:“别打岔,你才刚怎么着?停下来算什么事儿?” 锦书扭扭捏捏闭上眼,小小的梨窝里装着满满的甜蜜,别过脸道:“我怎么着?我什么也没干。

    ” “没干?”皇帝按住那纤腰轻浅的耸动,哑着嗓子道,“点了火就想逃,朕是叫你耍着玩儿的?” 她呜咽应着,眯眼看他,他脸上的表情极受用,因平日调养修饰得好,二十九岁的人,还像刚弱冠似的年轻秀气。

    那肉皮儿女孩子一样细腻,和不修边幅的庄亲王放在一块儿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外头雨声缠绵,他的汗滴在她胸口,温和的,仿佛一直流淌到她心里去。

     “快说……”皇帝吻她,手臂紧紧圈着更加急促,“亲亲,快说!” 锦书脑子里一芒璨然闪过,暾暾绽出耀眼的火花来,不由自主拱起了身子,指甲几乎嵌进他背里去,“澜舟……”狂喜猛地将她淹没,她脱口呻吟,“我多爱你……” 心都悸动起来,欢喜到了极处,又觉得尘埃落定般的踏实。

    他拥着她附和,“我也是……我也是……”沿着额头一直亲下来,腻得蜜里调油,却似乎永远不足意儿,恨不得把她揉进身体里,到哪儿都带着,永远不分开。

     天渐次放晴了。

     头伏里,变天挡不住,所幸来去都很爽利。

    这场豪雨约摸也就两顿饭的工夫,云卷云舒,热辣的日头复照下来,枝头草尖的水珠儿转眼就蒸发得干干净净。

    树顶上的蝉被雨一淋中气更足,卯足了力道鸣叫,聒噪之声连成片,直扰得人受不了。

     大中午的,几个小苏拉举着网兜在树下蹦跶,宝楹跟前的大丫头新儿卷起帘子朝外探看,不耐烦的呵斥,“耍什么把戏?不在荫头下待着,挑小主儿歇午觉的时候来闹,腚上皮痒痒了?” 一个苏拉哈着腰回道:“姑姑,我们奉了贵主儿钧旨,来给宝主子院子里捉知了猴。

    入夏了树上招热虫子,养心殿里清剿了一程子,贵主儿怕散到宝主子这儿来,扰了宝主子清静,叫我们捉一个是一个,回头蝉蜕送寿药房入药,知了猴咱们一通好造哪!” 新儿是锦书送来侍候宝楹的贴心丫头,原本是毓庆宫茶水上的,因着人机灵,又很有些魄力,就送给宝楹使唤。

    宝楹处世淡淡的,吃了亏也不计较,有新儿在身边,多少能替她周全些。

     新儿见是先头主子打发来的也不啰嗦了,只问:“这知了猴能吃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姑姑出身好,不像咱们,穷山沟里来的,害了馋痨没法儿,挖空心思地找吃食。

    您不知道,这知了猴有一块地方是宝贝,就是这儿……”苏拉们笑嘻嘻指着蝉眼睛后头那一块说,“看见没有?鼓鼓囊囊又没接缝儿的,像个穿了胸挡的将军。

    回去拿锥子从虫子屁股里穿进去,像串糖葫芦似的,把那块对着火烤,烤得吱溜冒烟儿,这就熟了,盖儿一揭就能吃。

    那味道像鹿肉,又像是蟹螯,美着呢!” 新儿忍不住要反胃,啐道:“真馋出花儿来,也不嫌恶心!”说着缩回来放下了竹帘子。

     宝楹才洗了头发,坐在杌子上叫小宫女拿纱巾吸水,笑着道:“说什么呢?外头怎么这样吵?” 新儿过来接手,应道:“没什么,是慕容主儿打发人来给咱们捉蝉,怕虫子叫得您歇不好。

    ” 宝楹哦了一声,“难为她想着我呢!那虫子捉它干什么,这拨收拾完了又来一拨,多早晚是头?” 新儿道:“没事儿,那起子苏拉才进宫的,手上没差使,闲着也是起哄耍猴儿,叫他们逮去吧,说是逮着了还要吃呢!” 小苏拉们年纪不大,也就十来岁,正是爱闹嘴馋的时候,什么都敢上口。

    宝楹拨弄玉鼎子耳朵上的小环,想起改朝换代那会子。

    那时候她和母亲因为是大邺官员内眷,叫南军抓住了少不得下大狱,于是逃出来东躲西藏,住过破庙,还吃过白茅的嫩穗子,只这知了还真没尝过。

     “我听说泉州有醉知了,大约他们是那么的吃?” 新儿笑道:“下等的杂役,哪里吃得那样考究!他们是现烤现吃,小主儿别问,没的叫您作呕。

    ” 正说笑着,外头门上小太监进来打千儿,“回小主儿话,才刚北边顺贞门上来人说,咱们太太在神武门外头候着,要往里递东西呢!” 宝楹愣了愣,这不年不节的,宫里有规矩,召见家里人得有主子娘娘口谕,报内务府,通知敬事房,并不是说见就能见的。

     她忙让新儿挽发,又嘱咐,“你先上神武门去,请太太稍候,我这就到贵主儿那里请旨去。

    ” 新儿看看座钟道:“这会儿正是贵主子歇午觉的时候,指不定万岁爷也在,您这么贸贸然去,贵主子是没什么的,只怕惹万岁爷不高兴。

    ” 她犹豫起来,进退不得,猛想起今儿是自己的生日,旁人不记得,自己的娘是时时放在心上的。

    又是感慨又是焦急,盘算了一下道:“你瞧瞧盒子里,我记得还有五十两小银角子,全带上,趁着宫里各处都歇着,走动的人少,咱们悄悄给门上太监护军填补些,或者能见上一见。

    ” 新儿应了,开了炕头矮柜的门,搬出一只檀木盒,把里头散碎银子一股脑儿倒在手绢里。

    宝楹顺手抓了几个,不能忘了院子里的头号霸王单嬷嬷,这个时辰在外头跑,叫她抓住了把柄不是闹着玩的。

     好在单嬷嬷这人贪财,平时就爱四处打秋风,有银子送上门,断没有拒绝的道理。

    装模作样的表示了为难,最后只说“出了事儿我一概不论”,痛痛快快就让她出了景阳宫。

     过了承光门,远远看见两扇实榻大门,纵横九颗门钉,门扉紧闭,在日光下巍巍而立。

     这道门是内廷通神武门的重要通道,门禁森严,宝楹放缓了步子,也觉惕然有些没底气。

    门腋两侧荫头底下,两个大太监木桩似的伫立着,看见宝楹就地打了个千儿,“奴才给小主儿请安。

    ” 声音惊动了延和门上的掌事儿,高个儿米太监出来赔笑着一哈腰,“哟,小主儿来得挺快。

    ”招呼门上道,“赶紧开开,贵主儿中晌差人来说过,看见宝小主要行方便的,你俩耳朵打卷儿了?” 宝楹和新儿面面相觑,新儿笑道:“贵主儿跟神仙一样能掐会算,料定了您有这难处,早早就给您布置好了。

    ” 米太监躬身引道儿,一面说:“出了北横街就不是内廷范围了,对面神武门上护军是京旗步兵统领衙门管着的,是万岁爷的亲兵,贵主儿也不好指派的,您上那儿还得费些周折呢!” 宝楹点了点头,示意新儿给银角子打赏,米太监谢了赏就退回顺贞门去了。

     北横街上没遮没挡的,青砖地上滚滚泛出热浪来。

    宝楹从伞沿下看过去,神武门三个门券子左右两腋各有六个护军,一个个身穿甲胄,手扶腰刀,雄赳赳挺腰子站着,目不斜视。

     她心里直打鼓,三十六个护军,自己手绢里包的钱分派完了,一人也就一两多,书茶馆里听回小唱都不够。

    人家当的是肥缺,谁能在乎这点子不够塞牙缝的赏钱! 护军统领达春迎上来打千儿,“给小主请安。

    请小主出腰牌。

    ” 宝楹踟蹰着让了让,“请将军借一步说话。

    ” 达春料想她是拿不出东西来了,魁梧的身子往下躬了躬,“小主有话就在这里说,奴才听着的。

    ” 宝楹怔了怔,这人是个刀枪不入的,五大三粗的人,心思倒缜密,瓜田李下的知道避嫌,可她打算行贿的念想也就断了。

     “我想和将军打个商量,腰牌我暂时没有,可否先让我见了人,回头贵主儿起身,我再求了牌子来给您看。

    ”她蹲了蹲,“天太热,我们家太太等久了怕受不住,将军卖我个薄面儿,我忘不了您的好处。

    ” 达春眼观鼻鼻观心,垂着眼皮子一揖,干净利落的回了两个字——不成! 宝楹憋得说不出话来,和这种武将理论都是枉然,他们就跟铁打的一样,眼里只有法度,没有人情味。

     她叹了口气,“请大人行行好吧!您家里也有父母,大日头底下暴晒着,您心疼不心疼?” 达春的浓眉一皱,低头回道:“我要是小主,就该和家里人说明白宫里的规矩,探视不是不行,得讲究个时候。

    辰时、午时、戌时,这三个时辰是要绕开的,往内务府递牌子,里头准了,正大光明地进神武门,何苦闹得眼下这样。

    ” 宝楹叫他回个倒噎气,这话是不错,可她这种低等嫔妃谁当一回事?隔三差五的递牌子进来,锦书那里能包涵,别人怎么说呢? 她又有些气愤,这人不肯通融不算,还把她一通好数落。

    瞥他一眼,大耳、方唇、黑脸膛,五大三粗的莽汉子,长得惹人嫌,说话还不招人待见。

     她心里记挂着母亲,想想她身子向来弱,在宫门上候久了,万一中了暑气怎么得了!百爪挠心急得发慌,便推新儿,催促道:“你去……去贵主儿那里讨牌子,要快些……”说着就要哭出来了,“太太身上不好,上月才大病了一场,时候长了怕支持不住。

    ” 新儿忙应了,转身就要跑,达春略一犹豫出声叫住了,转身冲宝楹道:“奴才想个折中的法子,请小主上城楼,西边是钦天监值房,您往东次间等着,奴才出去引太太从马道上来,这么的不算出入宫,算钻了个空子。

    ” 新儿呀了一声,欣喜道:“达春大人就是心善,您是救命天医星活菩萨哩!” 宝楹没想到这么个粗人还有这等好心肠,原先看他一身戎装透出冷漠来,料定他是战场上摸爬滚打练出来的,别说瞧着人家病,就是立时死在他跟前,怕是也不眨一下眼睛的,谁知道竟是个这么好说话的人! 她感激的蹲福,“谢谢大人了!” 达春不敢抬眼,听那声音里溢出喜悦来,说不出的一松泛。

    诺诺应了两句,自己也有些纳闷了,怎么就敢冒险办这种事,她的遭遇也曾听说过一些,大约是瞧她太可怜,于心不忍罢了。

     “奴才这回造次,下不为例了。

    小主登楼吧!” 他引她至城墙根下,抬了抬手,身上镶钉哗啦地响。

    待她登了城楼,方转身高声道,“开城门。

    ” 宝楹扶着城垛子往下瞧,那身影一手按着扈尔特腰刀,大步流星的迈进门劵子里去了。

     站在下头往上瞧,只觉神武门巍巍天阙很是庄严。

    上了城楼才看清,庑殿顶下有五踩斗拱,梁枋间饰有金旋子彩画,藻井是金莲水草纹。

    到底盛世富庶,城门楼子规格竟和正殿一样高。

     进了东次间在菱花窗前坐定,约摸也就半炷香工夫,隔着东山双板门,隐约听见有脚步声,绕过汉白玉栏杆直往正门来。

     宝楹迎出来,冲达春蹲了个福,“多谢将大人斡旋,我这里记下了。

    ” 达春拱手道:“小主和董太太长话短说,奴才在城垛子上候着。

    ”言罢却行退出殿去了。

     董家夫人穿着莲青对襟氅衣,手里提个墨绿袱子,虽有些消瘦,气色倒尚好,站在门前蹲了蹲,“给小主请安了。

    ” 宝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是天家的规矩,女儿进了宫,开了脸,不管位份晋得怎么样,都是主子,家里但凡包衣出身就得行礼,这是君臣礼仪,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话是这样说,可真正受母亲一礼,那心里的酸楚,当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她只有侧身让让,上去搀扶了说:“这里没有外人,做什么还这样?娘给女儿行礼,您弯弯腰,我就折十年的寿,越往后越折得我没法子活了。

    ” 董夫人宽怀一笑,“这是礼数,废不得的。

    人后随意惯了,人前也不仔细,落人口实的什么好处?”说着上下打量她,“瞧着比上回胖了些,这很好,八成是我在佛祖跟前功课做得虔诚,佛祖听见了,降福泽给你呢!” 宝楹笑着扶母亲坐下,应道:“可不么,我上回和你说的谨嫔娘娘,如今晋了皇贵妃位,她处处看顾我,我日子过得受用,自然就长肉了。

    ” 董夫人点点头,“果然善有善报的,这也是前世修下的功德,贵主儿真是个大善人。

    ”又道,“今儿是什么日子,你还记不记得?” 宝楹在母亲面前也不拘着了,一头扎进董夫人怀里,齉着鼻子道:“我知道今儿是我的生辰,是娘受罪的日子。

    ” 董夫人一手抚她的发,一手去拨矮几上的包袱,“那位将军真是好人,我当还是像上回那样,边上一溜人看着,有话也说不着,今天这样太难得了……我知道宫里什么都不缺,可膳房里师傅手艺再好,吃着就是个口味,不像家里做的有情义。

    你小时候爱吃‘猫耳朵’,我和你几个姨姨连夜赶出来的,还蒸了两笼寿桃,回头送点给贵主子去,说我谢谢她照应你。

    ”又捏起来一串小巧的三角粽,“这一挂味道各不一样,酱肉、蜜枣、红豆都有,才出锅的,还热乎的呢!给刚才那位大人一挂,人家顶着风成全咱们,要知道报人家的恩德。

    ” 宝楹答应了声,让新儿把包袱收拾起来,自己和董夫人腻在一处闲聊家里的事儿,说起了那个表哥不由惆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