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手种红药

首页
奏报前儿到了京师,他在那儿的差使办得不错,大学士姜直还夸他呢!” 锦书茫然抬起头来,脱口问:“他在那儿好吗?”问完了才惊觉没有避讳,偷觑皇帝的脸色,怕他在章贵妃的丧期里,易动怒,回头又要闹脾气。

     皇帝的反应出人意料,他神情自然,淡淡道:“都好,就是夜里改不掉要人守着的毛病。

    老话儿说的,在家靠娘,出门靠墙。

    他行辕里安了两张床,外间儿睡贴身侍卫,他靠墙睡里间儿。

    ”说着又笑,“他擎小儿就这样,如今在外办差,除了这个别不过来,其他倒很有些旗主将军的做派。

    ” 锦书不说话,在瓷杌子上坐下来,讪讪摆弄手绢儿。

    皇帝站在花架子下,犹豫了会儿才问:“你晚膳还过来吗?” 她抬头道:“真要我看着你?你好好进膳我就不来了,这两天像是有点乏,想歇一歇。

    ” 皇帝的精神头猛然一震,乏了?算算日子,上回临幸到现在也有小一月了,莫不是怀上了? 他慌忙去扣她的腕子,锦书吓了一跳,“主子干什么?” “我瞧瞧脉象。

    ”他拉着她的手坐下来,将她的胳膊放平了才侧过头细细地把。

     锦书失笑,“什么大事,值当你这么神神叨叨的。

    ” “没什么大碍,”皇帝诊过脉不免失望,转念想想,她身体安康也是好的,便道,“想是这两天劳累了,你回去歇着吧,晚上别过来了,毓庆宫偏远些,来回的奔波伤身。

    且看情形吧,要是没什么事儿,我过你那边去。

    ” “别。

    ”锦书收回手说,“贵主儿大丧期间,主子上我那儿去,我背上的皮非得叫人戳破不可。

    ” 皇帝意味不明地看她一眼,“那等宫门下了钥再说,我悄悄地来,你给我留个门儿。

    ” 锦书像是喝了一口醋,杀鸡抹脖子的又是一句“不成”。

    闷头想他下了钥过去干什么,连傻子都猜得出来,想来还是贼心不死!她又羞又臊,咬了咬嘴唇方道,“奴才说过不上赍牌,主子别忘了。

    ” 皇帝眉毛一挑,似笑非笑道:“我不过是去和你说说话儿,你当什么?” 风渐大,吹得惇本殿内帐幔纷飞,香炉里的烟雾四散开,满室的沉水香,沁人心脾。

     掌事的蝈蝈儿捧着一壶枫露茶自穿堂过去,到毓庆宫正殿时,看见脆脆正在打理帐上的银钩子,边上的葡萄结子红穗没头没脑的扑腾,一下子弄了满脸。

     她笑道:“仔细钩着簪子。

    又要变天儿了,今年雨水怪多的。

    主子呢?还歇着?” 脆脆嗯了声儿,“可不,才去叫了一回,说了两句梦话又睡了。

    ” “还是叫起来吧,歇了两个时辰,眼看着申正二刻了。

    ” 脆脆转身说:“值什么?她爱睡就睡,你也忒小心,咱们这儿山高皇帝远,万岁爷有旨,不让人随意往这儿来打搅,难不成还怕司礼监的人来查吗?” 蝈蝈儿无奈道:“你这脾气真真是一点就着的!我还没说完,你就来这一车的气话。

    谁说怕祖宗家法来着?我是瞧主子睡得太长了,回头起来再作头疼。

    ” 脆脆撅了撅嘴,“在继德堂边上的‘宛委别藏’里歇呢,我才叫过一回,这趟你去,没的惹她拱火。

    主子再和善终归是主子,咱们奴才是草芥子,她要是来一通呲儿,也够受的。

    ” “我瞧你是懒病犯了,她什么样儿你还不知道?吓我是怎么的?”蝈蝈儿笑着朝继德堂去,脆脆后面也跟了来,她瞥她一眼道,“好好的寝室不睡,怎么睡到藏书阁去了?” 脆脆抚着鬓边绒花道:“快别说这个,这人是个书虫子,看见满屋子古籍孤本子,恨不能一头扎进去。

    后来看着睡着了,春桃见她睡得熟就没叫,给她褪了鞋盖上毡子,将就让她歇会子,谁知道一气儿睡到这个点儿。

    ” 蝈蝈儿迈过门槛转进里间,毓庆宫装修极考究,继德堂素有小迷宫之称,东西厢分成好几间,门套着门,窗连着窗,弯弯绕绕直走得晕头转向,边道:“天爷!也亏你们贴身伺候,就这么的歇?中晌回来说下了钥主子爷要来,眼不错儿的梆子都快敲了,还不归置,怎么迎圣驾?” 这蝈蝈儿比她们都大,是南苑的家生子儿,她教训两句,脆脆诺诺称是,也没得说的。

     等走到“宛委别藏”时,一眼看见门上的小苏拉太监前仰后合地打起了瞌睡,蝈蝈儿把茶壶往脆脆手里一放,上前就在那两个没有顶子的喇叭帽上来了两下,低叱道:“眼里没主子的混账东西!万岁爷的恩泽倒纵了你们了?主子歇觉,你们跟着受用上了?过会子回你们师傅去,要做做规矩才行!” 那两个小太监吓得跪地磕头求饶,蝈蝈儿也不理他们,径直进了书斋里。

     锦书仍是沉沉好睡,毡子盖得热,脸上红扑扑的,孩子似的天真无暇。

     春桃搁下手里的针线站起来,比了个手势,蝈蝈儿半蹲下来轻轻的推了推,“主子,时候不早了,该醒了。

    ” 炕上那位扭了扭,半梦半醒道:“还早呢。

    ” 蝈蝈儿去掀她的毡子,边道:“不早了,这么的不得睡到明儿早晨去?” 那边翻个身,索性不搭理她了。

    蝈蝈儿没法子,只得说:“您再不起,万岁爷就来啦!” 锦书被吓得发怔,一骨碌儿坐了起来,晕头晕脑地说:“下钥了?别叫他进来。

    ” 屋里三个人都笑起来,“主子您可真逗!我们哪儿有胆子不叫万岁爷进来?” “那进来了?”她坐直了身子探看,“掌灯了?外头那么亮?” 春桃上来替她更衣,“看看,睡迷了吧?人都快认不得了。

    ”招脆脆来倒了枫露茶,递到她嘴边伺候喝,“快醒醒神儿,离掌灯不远了,就是要养足了劲儿侍奉万岁爷,也犯不着这么的贪睡。

    ” 锦书迷迷瞪瞪了说:“别逗闷子,我哪里要养劲儿?是犯春困。

    我做了十来年的奴才,眼下回了打小儿长的地界儿,不睡个够对不住自己。

    ” 她倒不避讳,几个人听了不过一笑。

    又上赶着漱口洗脸梳头,她笑道:“晚上了还打扮什么?被窝里涂脂抹粉,不也无趣儿?” 春桃咭地一笑,“自然不是自己瞧,您散漫,圣驾前失了仪,该死的就是咱们。

    ” 锦书讪讪地,心想自己如今真成了等男人的小媳妇儿了,她们开口闭口的圣驾,自己是说好不进幸的,难为她们张罗,都是无用功。

     都收拾好了移到继德堂的宝座上歪着,侍膳的太监进来打千儿,“请主子示下,主子的膳怎么铺排?要准备接驾吗?” 这倒把她难住了,皇帝说下了钥才来,那时候早过了用膳的点儿。

    可不备下,万一是饿着肚子来的怎么办? 她斟酌一下道:“炖盅鸡汤留着,我的别铺费,简单来几样素的就成。

    ” 太监领旨退出去,蝈蝈儿笑着说:“您倒好伺候,乐坏了宫膳房的太监厨子。

    ” 锦书捧着竹简研读,有一搭没一搭的闲白话,脆脆掌了一支蜡烛来,扣上了纱罩子说:“还是照着看吧,没的弄坏了眼睛。

    ” 宫里上夜点灯都是有规制的,按妃的份例,日用有白蜡、黄蜡、羊油蜡各两支,原该等神武门上鸣了一下钟再点,可皇帝体恤,没叫敬事房往毓庆宫派精奇嬷嬷,没人执法,有些死规矩就给破了。

     这毓庆宫初建时是阿哥所,住的全是皇子皇孙。

    后来传到大邺做了书库,等到明治爷当政重新整顿了,养了唯一的帝姬锦书。

    改朝换代了,大英皇子们随母妃住,大点儿就张罗开衙建府,所以这里空了出来,正好成全了锦书。

     锦书是书堆儿里长大的,从腰杆子长硬了会坐起就捧书。

    如今重回这里,又有皇帝这几年不断往里添的新书,真正是如鱼得水,不亦乐乎了。

    跟前的人只劝她别没日没夜的,她唔了声还是照旧,几个人也就不说了,各自张罗分内的活计去了,单把她一个人撂在明间里。

     快擦黑时蝈蝈儿领着人来回话,“主子,四执库的总管谙达求见。

    ” 锦书抬头应道:“请进来吧!” 一会儿常四躬腰进来甩袖子打千儿,膝盖头子在青砖上一碰,“奴才请谨主子金安。

    ” 锦书笑道:“谙达荣升了?快请坐吧!” 常四卷着袖子阿谀道:“小主儿见笑了,是万岁爷的恩典。

    奴才就不坐了,主子跟前哪里有奴才坐的地儿!” 锦书抿嘴一笑,又说:“谙达别客气,我这儿没那些规矩。

    ”对旁边站殿的宫女道,“给谙达上茶。

    ” 常四惕惕然谢了恩,嘴里喋喋道:“奴才就说主子不是池中物,看眼下果然登了高枝儿了!万岁爷圣眷隆重,谨主子造化不小啊!往后要求主子提携,奴才这儿先谢过了。

    ” 锦书仍是不温不火的样子,慢慢说:“我守这一亩三分地儿过日子,哪里像谙达说的那样!谙达今儿过来是有什么事儿?” 常四往上拱了拱手,“奴才奉主子爷之命来给主子送人,您的穿衣用度往后归我这儿管,你和万岁爷的东西放一处的。

    您瞧瞧,这不是独一份的尊荣吗?”又渐次低下声儿,“就连皇后主子都没有和皇上同用的穿戴档,你可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了!奴才上回给您举荐的人,这回请主子留下吧!”背过胳膊把身后侍立的小太监往前一拖,“主子,这是得胜,上回您来四执库,给您泡功夫茶的小子。

    今后归毓庆宫使,主子有令儿只管指派他,有不周全的地方主子就现开发,奴才再给您换好的来。

    ” 锦书点了点头,“那就留下吧!劳烦谙达跑一趟了。

    ” 说着就吩咐蝈蝈儿打赏,常四忙起身打千儿,嘴里说着“不敢叫主子破费,奴才告辞”,就却行退出了继德堂。

     锦书看着得胜道:“你打四执库过来,见着贵喜公公了么?”得胜恭恭敬敬打千儿道:“回主子话,他管着皇后娘娘穿戴档,在四执库后三间当差。

    如今万岁爷给改名字了……”得胜说着扑哧一笑,又忌讳着失仪,忙正色道,“万岁爷上回经乾东五所时正看见他……摸他菜户的‘那个’。

    万岁爷说难为他残废,还想着这种事儿,没计较。

    只说贵喜是朵淫花儿,改名叫芍药儿得了。

    ” 殿里听着的人哄堂大笑,大英后宫不禁止太监宫女结对食儿,那些都是可怜人,搭伙过日子,有个病痛的好照应。

    皇帝是体人意儿的,没责罚他脏了龙眼,只是这名儿改的……也忒不堪了。

     得胜又咳嗽一声道:“芍药儿说知道主子晋位,赶明儿要来敬贺的,不枉那时候在掖庭的情分。

    ” 那句“芍药儿”又叫大家笑岔了气,锦书一味地点头,“你上四执库去,见了他也带个话给他,叫他有空来毓庆宫坐坐。

    ”得胜麻利儿应个嗻,垂手退到帘子外头去了。

     春桃揉着肚子道:“万岁爷忒有意思了,平常看着那样严谨的人,要紧时候还挺会逗乐子。

    ” 几个人又笑了一阵,蝈蝈儿说:“长街上梆子响了,估摸着万岁爷快来了。

    御前没传话说主子爷在这儿进膳,我瞧主子先吃,回头饿着伺候没气力。

    ” 锦书应了,宫膳房排了膳,不多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廊子上的雨搭都放了下来,雨水顺着竹篾子噼啪打在青石板上,一路流进了下水里,轰然有声。

     锦书吃完了接着看书,到了三更,脆脆请银剪剪灯花,瞥了瞥座钟道:“主子安置吧,天晚了,万岁爷想是不来了。

    ” 锦书听了搁下书,怅然若失的下地抚了抚手臂,寒浸浸的,原来夜已经那样深了。

     次日起身,满脸的倦怠不快。

    郁郁拿青盐漱了口,往圈椅里一坐,耷拉着眼皮子,脸拉得老长。

    跟前伺候的人心里直打鼓,她虽不说,众人却心知肚明,八成是为了皇帝失约的事儿上火。

     蝈蝈儿对脆脆眨眼睛,两个人悄不声地退出来,蝈蝈儿说:“你仔细伺候着,我往养心殿去一趟,打探打探再作计较。

    ” 脆脆一把牵住了她的胳膊,“你要去见万岁爷吗?咱们这样不合规矩的。

    ” 蝈蝈儿说:“我又不是二愣子,哪能随意去见万岁爷。

    自然是要寻个由头的。

    宫膳房的子火烧才出笼,往食盒里一装,就说主子惦记万岁爷,怕又没进膳,特地叫送过去的,就成了。

    ” 脆脆犹豫道:“这样儿好吗?要不要讨主子一个示下,这么干忒俗套了,怕主子不齿。

    ” 蝈蝈儿抱着胸笑起来,“这种事儿虽俗套,横是有用也未可知。

    也分人办,别人送是邀宠,咱们主子送就是拳拳爱意。

    你没见万岁爷心尖儿式的待见?这会儿尽个情儿,那圣眷还用得着提?” 脆脆一琢磨,正要点头,锦书趿了双软拖履出来,站在门口说:“不许去!” 那小脸上蒙了层严霜似的,两个人一看忙赔笑,“主子今儿怎么了,怎么说话儿就躁了?” 怎么了?是啊,怎么了?是管不住自己的脑子了!昨天他说要来,自己原本是不在意的,后来竟渐渐有些盼。

    盼着盼着自己也糊涂了,坐在床上竖起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一夜风动荼靡架,自己就大半夜的没合眼,到窗户纸上泛白了才迷迷糊糊睡了会儿。

    然后一早起来,就带了床气儿了。

     “不许去,没的惹人笑话,叫别人背后怎么编排我呢?”她怏怏红了脸,“你们消停些,别给我抹黑,就成了。

    ” “您可真是的,情愿自苦,也不低一下头。

    ”蝈蝈儿说,“别的小主都是这么过来的,咱们干什么要落在人家后头?叫万岁爷知道您记挂他,大家受用,有什么不好的?” 锦书低头道:“我没记挂他,真的!你们打哪儿看出我记挂他了?成了,都别说了。

    ”她一挥手道,“贵主子那里要哭三回灵呢,今儿是第二回,赶紧走吧,晚了叫人说我拿大。

    ” 跟前的人听了只得作罢,忙不迭地给她换了鞋,外面正下着雨,又是鹤氅又是油纸伞的备好,这才由蝈蝈儿陪着往建福宫去。

     第二天没了第一天的盛大,只因天不好,抱厦前搭了孝棚子,纸糊的家当都往下面塞,有的都压变了形儿,芦秆子从接头的地方蹿出来,看上去像打折了手脚的残兵败将。

     放眼一看妃嫔们来得差不多了,都趴着“姐姐、主子”的号哭,锦书挑个角落,正运气儿打算开始哭祭,边上有人挨着跪下来,边磕头边说“对不住,来晚了”,也不知是对牌位说的还是对她说的。

     锦书让了让,转脸一看,原来是景阳宫的梅嫔。

    那梅嫔也正看她,两人视线一交错,梅嫔笑着招呼,“谨妹妹,吃了么您?” 好家伙!渴不死东城,饿不死西城,这位梅嫔一听就是西边皇城根下来的。

     锦书瞧她笑嘻嘻的,眉眼敦厚,看着像个本分人,也不反感,悄声地说:“我吃了来的,两个蟹粉小饺儿,一碗粳米粥。

    您呢?” 梅嫔生平没什么爱好,就是对吃有研究,一听锦书和她说吃食,她乐了,觉得找到了同道中人。

    趴着也顾不上哭,咬着耳朵说:“我吃的鸡崽子汤下银丝挂面,配了两碟紫姜,好吃,都堆到嗓子眼儿了。

    ”瞄一眼前面乌泱泱的人堆问,“您能哭出来吗?” 锦书睁着干涩的眼睛,颇不好意思的摇头,“我没见过贵主子,也不知道她的好处,我才晋位她就殁了,连安都没来得及请过。

    这么的,让我哭,真是……” “我就见过她两回,一回是我才进宫那会儿,在万寿节上她露过一面。

    再有就是去年年下,建福宫代皇后主子赏了筵席。

    那会儿看着就不太好,脸蜡黄蜡黄,喘气哧哧的,真是受罪。

    ”梅嫔拧着眉头道,“咱们主子爷算耐得住的,听说她嫁过来就没大好过,难为她还拼死拼活的生了个哥儿,唉,可怜见的。

    皇上感念她,自己不来就打发手底下人来问,也算尽了情分。

    要是换了别的薄情爷们儿试试,早撂到八千里开外去了。

    ” 锦书只顾趴着,心里琢磨,那人在这些妃嫔们眼里大约是好男人。

    皇帝嘛,稍有点人情味,别人都得感恩戴德。

    世上最平常的事儿,到了皇帝这儿就不一样了,他那样的性子,喜怒无常,阴阳怪气的,亏得她们都爱戴他。

     突然哭声激昂起来,锦书和梅嫔面面相觑,梅嫔是个傻大姐,回头看了一下,忙拿膀子撞锦书,说“都来了”,然后假模假式的号啕大哭。

    锦书没法子,也跟着掩帕子装哭,一时又想起了枉死的父母兄弟,真就抽抽搭搭,哭得大泪滂沱。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都进了灵堂里,只听见一句摧肝裂胆的“我的儿”,后头的话都掩在了一片木鱼铙钹声中。

     锦书没听出来那声是谁哭的,宫里女人地位尊崇,向来是求四平八稳的,没有伤心到极处,谁也不会这么的。

     梅嫔拭着发红的眼角说:“章贵妃是太后的娘家外甥女儿,论起来还是万岁爷的两姨表妹呢!” 锦书懵懂应了,才想起来宝楹和梅嫔是一个宫里住的,便顺带问:“这两天怎么没看见宝答应?” “她?”梅嫔摇了摇头,“万岁爷那儿没口谕,她哪儿能出来走动啊。

    不过话说回来,世上还有这么像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姐俩呢!”后面半句话生生咽了回去,眉眼儿长了个大概齐,待遇怎么差了那么多?一个是眼珠子。

    一个是眼眶子,万岁爷心里有了锦书,又给宝楹开脸,既开了脸,又禁她的足,到底是什么道理? 锦书迟疑着问:“那她过得怎么样?膳食用度怎么说呢?” 梅嫔摇头道:“你说能怎么?一个答应,年例统共三十两,一个月五只鸡鸭,两斤白面,连每夜的蜡烛都只有两根……宫里的女人啊,得不着皇上的眷顾,晋不了位份,说句大白话,连宅门里的姨娘都不如。

    ” 锦书听了宝楹的境况,心里堵憋得难受,她有今天是自己拖累的,没有自己,太子也不会在宝楹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