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敲锣打鼓只是却也给自已留了如此的一个烂摊。
这泽州府的几个属县又以尉县的情况最为严重。
尉县属老屏山山脉全县几乎大半多为山地百姓一年到头劳作便是混着野菜的饭食也填不饱肚。
这尉县北边还有几座不名知的荒山既是荒山便知是物种匮乏不能给山下百姓惠利。
上一任的尉县县令倒是个实成的官虽说没见什么大的才干却也不是个鱼肉百姓的人。
只是他来此一年多尚未见政绩就因母逝丁忧倒也是个至孝之人初闻噩耗便吐了血等不及有人来接手便要回乡。
刘大人见此也不好阻拦因想到这个缺还不知何时才有人补上便自作主张让他回乡点了县丞暂代县务一应之事。
刘大人照例恩威并济地说了一通好好做的官报效朝庭的一番话。
李县令自是诺诺应是。
二人又谈了些京中趣闻轶事旁边兼着些幕僚师爷们凑着趣大家一进谈笑风生。
刘大人不由在心中暗自点头:这李县令谈吐中自有文人的清雅看着也是个忠厚老实的且言谈中也带了要做出一番政绩的豪气来他所带的师爷瞧着倒也是颇通吏治。
刘大人便在心中拿了主意让人备酒席算是为李县令接风李县令自是受宠若惊。
因在谈话中得知此次李县令只带了一女来此上任便命人去接李小姐让刘夫人在后院招待。
李县令在心中也是取中刘大人的。
看他眉目清明举止高贵谈话中也是一派做实事的作风又如此宽待人心中便轻松了许多想来在此任期中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与上司的关系就是不难相处的。
想到此不由暗暗与师爷交换了眼神。
早在此前孙师爷就劝告过李县令一般去新地方任职最好是拿些银钱出来打点一下上司。
李县令却有文人耿硬不折的心思坚决不行此事最后各退一步李县令袖了张二百两的银票到时见机行事。
孙师爷见此便知李县令已是打定主意不做那肮脏之事又见刘大人如此行事做派便也不再坚。
不想那奉命去请二丫的人不仅接了二丫把杨浩主仆二人这两个也一并带来了。
原来杨浩不放心二丫一人前来怕出什么意外便自觉跟了过来。
如此倒是把刘大人给吓了一跳。
他实在是没想到这京城小霸王也会出现在这穷乡僻壤。
李县令见此忙做了一番解释。
刘大人不由再次审视起这李县令来。
虽说京城世家大多看不起行伍出身的杨家但怎么说人家也是不折不扣的皇后母家且据说这皇后所出的二皇将要被立为太故也没人敢小觑杨家。
只是那杨家大多戍边与各家也没什么太大的来往却不想这么个不起眼的七品县令竟得镇国将军的青眼竟是让自已的亲在京城横着走的杨浩亲自护送。
若是借此与杨家攀上些关系对自己仕途倒是大有裨益。
其实世上的很多事都是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