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2章 八个月

首页
皇帝们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很快就走了。

     今日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合著的新戏巡演的首演,强行归纳的话,两边的表达方式差不多,都是唱出来。

    同一个故事,编排了中西两版,并一同巡演。

     搞得人们很好奇,都得看。

    他们改编的极其精巧,不论是词曲韵脚的顺畅悦耳,还是人情世故的合理可靠,都做到了全面,唯独有一点叫人不解——这真是同一出戏? 是,把两边剧情都总结到三百字内,是同一个感人的、人和鬼之间的爱情故事。

     昆曲的丑角能打破舞台上的第四面墙,以剧中人的身份和观众直接沟通,与此同时欧洲的歌剧中虽然有小丑,却没有这项技能。

     武曌姿容璀璨神采飞扬的坐在视觉最好的二楼,凭栏眺望。

     莎士比亚在幕布后看演出效果:“你看二楼的那几位美妇人,尤其是白衣服那位丰满的贵妇,看到她的样子,我心中的一个角色有了完整的形象。

    ” 汤显祖:“谁啊?” “你们那位浪漫而美丽,对生活抱有热情的女皇帝。

    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她的故事,上帝啊,有什么比八十岁时依然和年轻人坠入爱河更浪漫的?她有年轻的灵魂。

    ”莎士比亚低声说:“这比童贞女王有意思多了。

    ” 汤显祖:“兄台,你写这样的故事,容易招致报复。

    我听说有一些非议武曌皇帝的人遭遇厄运。

    ” 武曌发现他们一直在盯着自己,就凝神静听他们的谈话,有修行的鬼魂可以做到这一点,注意到远处的声音。

     “没关系,我可以在我们的故乡写武周皇帝的故事。

    看看台上那位威严而妩媚的贵妇,一切在她眼前如同尘埃,看看她充满智慧的饱满额头,丰润如玫瑰的面颊,修长的脖颈和奶油般的□□,看那玩味的微笑和高贵随意的姿态。

    或许上帝亲吻过她。

    ” 汤显祖开玩笑道:“你看了李贽的书么?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种传闻,唐高宗李治和明朝的李贽,可能是同一个人。

    要不然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赞美她。

    ” 莎士比亚:掏出我的小本本记下来。

    感人。

     武曌:……你们这个幻想有点过分了。

     长孙无病问她:“怎么?这戏不好看?” 武曌:“哦,这戏很好,只是想起吴瑜,不知道她现在有什么谋划。

    ” 李治玩笑道:“弘儿,你娘对吴瑜用心甚多。

    ” …… 阴间现在整体恢复了三足鼎立的局势,杨慎思考的时间久,李贽想的更为大胆,两人正式决定创立自己的学派,和诸子百家和而不同。

     王阳明通过不懈努力——他是少数几位允许开设学院的人——终于把持住了心学的方向。

     理学的生存空间被朝野两边压缩殆尽,只剩下少数旧的顽固派,还有刚死下来的新生力量在坚持。

     但现在更为主流的是东林党,主要思想是反对空幻虚无、谈空说玄。

    制定了严肃的规章制度《东林书院会约仪式》提倡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看起来貌似不错,也反对税监、反对宦官及后妃干政,给新皇帝朱常洛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