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首页
作用,正确处理两委会关系”。

    王贞副部长讲得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地方是:“……村委会和村支部这两个机体如同一个人的两条腿一样,其关系是如何协调的问题,而不是说要与不要那个腿的问题。

    因为,支部和村委会之间本身没有矛盾,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关系协调了,就能走得端,行得稳。

    当然,在农村这个范畴中,支部有支部的职责,村委会有村委会的职责,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支部是领导者,村委会是被领导者。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提问:“王部长,能否谈谈村支部书记的职责?”王贞部长作了认真的回答,他讲:“村支部书记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积极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认真完成上级党组织、党员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和促进农村各项任务的完成;4.经常与委员和村委会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协调党、政、团、妇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5.抓好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指导帮助各委员做好分管工作。

    ”接着还有人提了问题,王贞部长一一做了回答,并且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认真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探索创新工作;二是自觉维护农村稳定,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三是在对待两委会的关系上,胸怀要坦荡,肚量要宽阔,要顾大局,以团结为重;四是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合格的带头人。

    要懂得做好一任官,首先要做好一个人,以德服人,让老百姓放心。

    ”讲毕,全场掌声一片。

     第三讲是换届办张印民主讲,他讲的内容是村委会组织法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的知识。

    重点阐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与村民自治及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问题,村民自治与政府指导的关系,村民自治与加强农民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村主任的事情。

    在谈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出台的过程时,主讲者张印民说:“村组法是针对八亿农民的一个大法,它的产生和出台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它的贯彻和落实是党的大政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体制改革,村民委员会正式产生,1985年,宪法确定村民委员会为群众性自治组织,198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试行法颁布,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

    这个法,与其他法相比,试行的时间长,遇到的阻力大,取得的收效大。

    其中争执的焦点和核心是权力问题,过去是任命制,权在乡镇,现在的权在老百姓手里。

    事实证明,实行了后者有利于农村稳定,有利于农民群众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提高村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如何当好村主任的议题里,主讲人张印民强调:“村主任必须具有法律意识,要学法懂法,公正地执法,要学会经营管理,要具有大局观念,有容人的肚量。

    要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不计较个人得失,要牢记公生威,廉生信。

    ” 这一切的一切,何佳旺都记下了,他的笔记本一页接一页地翻了过去。

     最后讲到了村民委员会的职责问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