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细细查访。
”说罢,杨广自顾去了。
萧娘娘失落地看看刘安:“你的好计,这才应了那句俗话:画虎不成反类犬。
”
刘安也觉悲怆:“万岁对宇文化及这般言听计从,奴才又如之奈何。
”
杨广千乘万骑大队人马出宫,车驾浩浩荡荡,方到建国门,一大臣站立道间阻住去路。
宇文化及纵马上前,见是奉信郎崔民象,怒喝一声:“崔大人,你竟敢拦挡圣驾,须知此乃死罪!”崔民象对他不予理睬:“本官要面圣有本启奏,你且闪开。
”
杨广掀开车帘:“崔民象,朕急于登舟南幸,有事到江都再奏。
”
崔民象跪在龙车前:“万岁,万万不可离开东都呀!”
杨广不耐烦地训斥:“快起过一旁,莫让朕动怒。
若再多嘴,定斩不赦。
”
崔民象忠心不泯:“万岁,臣以为南幸有十不宜……”
杨广哪里肯听,怒从心头起:“这般不识进退,宇文爱卿,将崔民象斩首示众,再有阻拦南幸者,先斩后奏。
”
“遵旨。
”宇文化及上前不由分说,老鹰抓小鸡一样将崔民象拉到路边,手起刀落,人头滚出。
萧娘娘赶紧放下车帘,不忍再看。
还有几个原本决心要劝谏的大臣,都吓得缄口不语了。
雷声隆隆,电闪道道,风时骤时缓,雨时紧时慢,在压抑的气氛中,杨广来到码头,弃车登龙舟,迎风冒雨向江都进发。
一路之上,杨广日夜与袁宝儿厮守在一起,从未召见萧娘娘,而且严令刘安所有表章边报一律不得奏闻,一切待到江都再奏。
这期间,急报如雪片般飞来:冼瑶征在高凉举兵作乱;赵万海自桂山起兵,众至数十万,寇侵河北高阳;杜海州在东海起兵反,众达五万人;历世雄杀临泾县令举兵反,自号大将军;鄱阳湖操天成举兵反,自号元兴王;林士弘反军袭破九江,自号皇帝国号为楚……总之,举国上下,反乱如火如荼,大有燎原之势。
杨广一概充耳不闻,整日只沉溺于笙歌宴饮之中,正直之臣都深切感到,大隋江山危矣。
迷楼,名符其实。
它建于江都城北高坡岭岗之上,精巧至极,鬼斧神工。
朱门绣户,层层叠叠,处处相通。
入内若无精细人引路,必定迷失方向,竟日难出。
杨广在迷楼内设百房,每房置一夫人。
或轮流过夜,或几房十几房夫人做联床会。
他常常一头扎进迷楼内,旬日间也不出楼门一步。
军国大事,尽皆荒废,悉由宇文述、宇文化及父子全权处理。
刘安眼看杨广大权旁落,不问国事,几次冒险进言:“万岁,朝政不能委于臣下,军国大事还当自裁。
”
杨广根本听不进去:“边报多是饥民为乱,表章皆为罢饮上朝之谏,若听奏闻,徒增烦恼。
人生有限,莫若及时行乐。
有宇文爱卿父子为朕分忧,朕可安心游乐尔。
”
九曲池的碧水,倒映出白云和蓝天。
江南的晚秋,依然是阳光明媚,绿草如茵。
足迹久不出户的杨广,携一群如花似玉的美人,荡舟池中,流连湖畔,追逐嬉戏于幽径,觉得分外开心。
右卫大将军元礼,引杨广一行踏上刚刚竣工的一座石桥,汉白玉的桥身,精巧的工艺,使得跻身于红楼绿水间的新桥格外赏心悦目。
桥上微风习习,远眺山色空濛,近观池水涟涟,杨广赞不绝口:“好桥,造得好,甚合朕意。
”
自从来到江都后,杨广便把十万禁军一分为二,以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元礼为右卫大将军,各领禁军五万。
这是萧娘娘多次劝谏后,杨广方才采纳的。
萧娘娘认为,这样可以互相制约,一旦其中一人心怀不轨,另一人尚可与之抗衡。
对此,宇文化及明显不悦,明白这是针对他采取的措施。
元礼当然也明白,这是对他的器重,因之格外卖力,特意督工赶造出这座玉石桥,以讨杨广的欢心。
此刻他见杨广高兴,心中暗喜,这番心机总算没有白费,便恭恭敬敬地说:“万岁过奖了,为臣愧不敢当。
此桥造好,尚未有名,请万岁赐封,以流传万世,让后人景仰。
”
“元爱卿请求,焉能不允,”杨广手指敲打着玉石栏,颇费思量。
他左瞧右看,又把桥上众人济览一番,脱口而出:“此桥即名为二十三桥吧。
”
众人都不解其意,袁宝儿自恃受宠,开口问道:“万岁,二十三桥有何寓意?”
杨广将众人一指:“这桥上连朕在内,包括各位夫人与元礼将军,共二十三人,故曰二十三桥。
朕如此取名,是特为独出心裁,与众不同尔。
”
“原来万岁是以人数定桥名。
”袁宝儿撒娇说,“那便错矣,万岁少算一人,当称二十四桥才对。
”
“不会吧。
”杨广把桥上人数又重点一番,“二十三人,一个不差。
”
袁宝儿双脸罩上红云,用手一指自己腹部:“万岁,这里还有一位呢。
”
“啊!”杨广喜得眉开眼笑,“原来爱妃已有身孕,好,此桥即赐名为二十四桥。
”
众人皆开怀大笑。
笑过之后,杨广总觉身边缺了些什么,便问元礼:“近两日为何不见宇文化及?”
元礼答曰:“据悉宇文述大人病重,大概他在床前尽孝吧。
”
有道是说曹操曹操到,宇文化及刚好进宫来到近前:“叩见万岁。
”
“宇文爱卿,朕一日不见你,便若有所失啊。
”
“臣愧不敢当。
”
“令尊病体如何,可见康复?”
岂料,宇文化及的回答,竟令众人莫名其妙:“家父病情,为臣一无所知。
”
杨广大为诧异:“汝父病重,这两日你未在床前守候?”
“臣只思忠君,不知尽孝,这两日实是为万岁造一逍遥如意车而忙碌。
”
杨广纳闷:“何为逍遥如意车?”
“万岁一看便知。
”宇文化及令从人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