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斗气仁寿宫

首页
啊,是你们!”杨广现出惊喜之态。

    也难怪他惊喜,久闻宫中有陈、蔡二女,美若天仙,为此父皇、母后还闹了一场。

    不想今日有缘得见,而见面更比传言强胜十分。

    他想,何不把完整女媚入东宫供己享用。

    便说:“观你二人懂音律善歌舞,何不到我东宫,管保有出头之日。

    ” 陈、蔡二女对于独孤后的淫威,至今仍心有余悸,巴不得逃出她的阴影,几乎同声应允:“愿供太子驱使。

    ” 王义见主人又拈花惹草,忍不住催促:“殿下,该去永宁宫了。

    ” 杨广叮嘱陈、蔡二女:“你二人耐心等候,三、五日内定有好消息。

    ”他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陈、蔡二女眼巴巴目送杨广走远,谁不想承欢雨露,谁愿做白头宫女?她们企盼多情的太子杨广能言而有信。

     独孤后自那日御园归来,便觉病势沉重。

    或许是受了风寒,或许是被杨勇的怪样惊吓,或许是由于对杨勇过于无情而内心不安,总之她是病倒了。

    近来由于服药将养,自觉略为转好,不免又想起杨勇的事来。

    这次杨坚仍旧刀下留人,使她心中很不平静。

    自己在世杨坚都不肯完全顺从,那么一旦死后呢?重病使她第一次认真地想到了死以及身后事。

    她不甘心让杨坚把一切全都重新翻个儿,想到此她打起精神问刘安:“杨勇最近如何?” “他呀,如同身在地狱,倍受熬煎哪。

    ”刘安明白独孤后的心思,“不过,一时半会他还死不了,也许三年五载仍得苟延残喘。

    他这人没骨气,残汤剩饭猪狗食照吃,吃饱了就睡,所以于性命无碍。

    ” 独孤后不觉又来了狠劲:“若真如此,莫若派人把他一刀了事算了,也免他活受罪。

    ” “这个。

    ”刘安试探着回答,“奴才以为尚无必要。

    ” “何以见得?斩草不除根,杨勇一旦反手,还不给我挖坟掘墓呀。

    ” 杨勇箭书行刺事件后,杨广大概因杨勇仍然得免一死,所以答应重谢刘安的诺言没有兑现,对此刘安甚为不满,故而当独孤后要刺杀杨勇,他竟巧言予以化解,“娘娘,杨勇已是落水之狗,无力回天,您何必为太子杨广担杀人罪名呢?再说,近来太子杨广似乎并不如过去孝顺,不知娘娘可有感觉?” 独孤后被刘安触动了心机。

    是的,杨广来问安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孝敬的礼物也渐少渐轻,但她不肯说出口。

    若说与文帝,岂不自打嘴巴,难道废了杨勇再贬杨广不成?她也不想让刘安看透心思:“我看太子一如既往,即或少来两次,也许是事务缠身,说不定今天就该进宫了。

    ” 刘安微微冷笑:“按理说这个时辰太子都该出宫了,可如今连个影都不见呢。

    ” 独孤后不做声了,她心中核计,难道杨广真的不等过河就拆桥吗? 杨广离开紫宸殿,走着走着,王义发觉不对:“殿下,错了,永宁宫应向右,您为何向左?” 杨广一笑:“没错,我决定去仁寿宫。

    ” “怎么,先去看万岁?那岂不冷落了娘娘。

    ”王义猜不透杨广用意,“殿下又有神来之笔不成?” 杨广不答反问:“如果玉皇、王母都在面前,都能决定我能否做天子,你说当先拜哪位尊神?” 王义张口即答:“两位都要拜。

    ” “着!我去看望父皇不为错吧?” “只是殿下这样行事,岂不令娘娘伤心。

    ” “我不能只为不伤母后之心,就不讨父皇欢心。

    ”杨广说出心里话,“况且我问过御医,母后病重难以康复,寿算未卜,我不能再把母后摆在父皇前面了。

    ” 王义觉得杨广如此做对不住独孤后为他的一番苦心,但又觉似乎有理。

    想了想又问:“殿下去万岁处问安,也未做准备,没有见面礼呀?” 杨广嘿嘿一笑:“我为万岁准备了一份厚礼,保管让万岁开心。

    ” 仁寿宫内静悄悄。

    因为文帝心情不好,一整天拉着脸不说话,生闷气,吓得太监、宫女们谁也不敢轻易出声,甚至大气都不敢出。

    ”文帝躺在龙床上,正自心烦意乱地胡思乱想。

    虽说他已近花甲之年,但精力尚健。

    自打独孤后染病,二人一直分居。

    在古代帝王之家,一旦嫔妃有病,也是要隔离以防传染的。

    文帝当年与独孤后成亲时,二人曾对明月盟誓,白头偕老,双宿双飞,文帝决不再娶继室。

    没想到他当了皇帝,独孤后仍然以此为口实限制他纳妃。

    一则文帝开国之君勤于政事,顾不得三宫六院地享乐。

    二则独孤后软硬兼施,两手并用。

    狐媚时柔情似水,使文帝得以满足。

    凶悍时以死相逼,甚至演出了打杀尉迟花那一幕悲剧,所以他二人始终是一夫一妻制。

    正因为独孤后看得紧,文帝连偶尔偷嘴都不敢为。

    这对“恩爱”夫妻,一向同卧同眠,文帝也觉习惯。

    看见年轻美貌宫女,只是动动心思而已,国事一忙也就冲淡了。

    如今与独孤后分居将及两月,他便有了一种无名的烦恼,上朝时还好,下朝后便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见谁都没好气,对宫娥太监非打即骂,烦躁异常。

    方才,他看了史书关于汉高祖与吕后的段落,不禁引发了联想。

    独孤会成为吕后吗?自己虽说长独孤十岁,但自忖身体尚好,而独孤近来明显不支。

    看来不会先独孤而去,也不必担心身后杨氏家族为独孤诛杀。

    可是,想来想去自己不如刘邦。

    汉高祖尚有戚夫人,而自己只能守着一个独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