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斗气仁寿宫

首页
杨勇动手撕掳小桃裙带,尽管小桃被杨勇压得喘不过气来,她还是竭尽全力挣脱了杨勇的怀抱。

    杨勇心下不喜:“看来,你并非真心。

    ” “殿下,大事未决,却有闲心儿女情长,真令奴婢失望。

    ” “不是说过了,待万岁再次出现在御园,我呼叫喊冤就是。

    ” “你呀,怎么输给杨广的?头中就是缺根弦。

    ”小桃点拨说,“万岁年高耳背眼花,所以上次你呼叫无济于事,此番再那样呼喊,岂不重蹈覆辙。

    ” “那又如之奈何?”杨勇束手无策。

     “奴婢给你出个高招,这次用箭书。

    ” “箭书,如何用法?” 小桃耐心解释,“想说的话写于白绫之上,缠上箭头,万岁在御园一出现,就将箭书射去,岂不胜似呼喊。

    ” “妙,妙!”杨勇加声称赞,又伸手拉住小桃,“想不到你还是个女诸葛。

    ” “你呀,一点不想正事。

    ”小桃再次指点,“为做到万无一失,下次射箭书时,服饰必须醒目,哪怕大红大绿亦无妨,以便引起万岁注意。

    ” “对,实乃高见。

    ”杨勇感到有理,“本宫到时就把云妃的红裙绿袄穿上。

    ” “只要你照奴婢所说去做,保你能再度辉煌。

    ”小桃站起,“殿下休息吧,奴婢该告辞了。

    ” 杨勇不松手:“莫走,你当知晓本宫已月余未近女身,留下伴寝便是。

    ” “殿下,凭心而论,姬威已非男人,奴婢亦愿得承殿下雨露。

    怎奈时间已久,何况门外还有二位武士,万一姬威醒来发觉,我们的计划岂不暴露。

    ”小桃推开他的手,“所谓来日方长,且忍耐一时,不可因小失大。

    ”说罢,送给杨勇一个甜吻,飘然而去。

     杨勇未得与小桃尽欢,有几分失望。

    但想起与文帝相见或许豁免有望,又有几分喜悦。

    这一夜他思绪亢奋,难以入睡。

    他打破近来的惯例,点亮了灯烛,连夜翻箱倒柜,找出一方白绫,研墨润笔,工整写下:“父皇在上,儿臣拜禀,自被废黜,度日如年……”写得情真意切,相信文帝看了定会动容。

    他又找出一支雕翎箭,将白绫绑上箭头。

    想了想,又找出云妃的衣裙,胡乱套在身上,对镜一照,其状不伦不类,也觉好笑。

    但是大红大绿,形象鲜明,文帝看见是必定无疑了。

    这一阵折腾,不觉天将破晓,他始觉疲困上来,和衣而卧倒在床上,头一搭枕便呼呼睡去。

    正酣之际,早饭送入房中。

     姬威不知为何,今晨亲自前来,一见杨勇睡如死狗,不由高声吆喝:“滚起来,进餐了!” 杨勇一惊坐起,看见姬威,唾了一口:“狗奴才。

    ” “看你的德行,穿成什么熊样,还出言不逊呢。

    ” “我爱这样穿,你管得着吗!”杨勇毫不示弱。

     “对,对,管不着。

    ”姬威略带调侃之意,“不过有件事我要提醒你,上次万岁到御园游赏,你大呼小叫惊了圣驾,可是罪过非小。

    今天宫中传出话来,少时万岁要到园中散心,不许你再到栏杆边胡闹。

    否则,就要责打你八十廷杖。

    ” 杨勇一听心中暗喜,这真是天意成全。

    幸好自己昨夜一切准备停当,不然岂不坐失良机。

    但他口头上却相当驯服:“八十廷杖我可吃不消,今天我老实呆在房中就是了。

    ” 姬威一走,杨勇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弓箭跃窗而出,站在楼栏内引颈向御园张望,恨不能文帝立刻出现。

     姬威回到前院,小桃迎上来问:“怎么样?” “他呀,已彻底钻入圈套,看来昨夜你那场戏极为成功。

    ” 原来,这一切都是杨广精心策划的,现在只等刘安设法把文帝调进御园了。

    小桃举手至额称庆:“此番上苍保佑,杨勇难逃一死,九泉下的元妃也好瞑目安息。

    ” 姬威认为笃定无疑:“放心好了,这才叫挖下陷坑擒虎豹,撒下香饵钓金鳌,杨勇是一步步走向了鬼门关。

    ” 长安的初冬一向不甚寒冷,今日更是难得的好天气。

    风和日暖,似乎是二月早春。

    近来,独孤后一直凤体欠安,早晨沉湎床榻,日间委靡室中,半月之久足未出户。

    今日早饭,文帝特来与她共同进膳。

    饭后,刘安近前建议:“娘娘,多日不曾外出,今日气色甚佳,又值天气晴和,何不到御花园中走走,散散心凤体自会痊愈。

    ”当然,文帝并不知这里有杨广的阴谋。

     独孤后看看杨坚:“不知万岁可有此兴致?” 文帝心情极好:“爱卿,待朕陪你同游。

    ”他不知已是中计。

     帝后同乘车辇在园门停下,携手相伴入园。

    池水尚未结冰,游鱼穿梭可见,阳光照在身上,送来融融暖意。

    独孤后兴致颇浓,不觉信口吟诗: 劲松翘首雪初残,寒柳轻拂暖如烟。

     一泓池水凝秋碧,数尾游鱼戏枯莲。

     亭台争艳迷人眼,琴鸟和喧祝君安。

     最是红梅欺妾面,敢领风骚唤春还。

     文帝听得喜上眉梢:“爱卿文采飞扬,朕也凑趣作诗一首。

    ”他缓行徐吟: 一生多征战,弹指双鬓斑。

     何惜抛血汗,赢得锦江山。

     不羡红梅艳,松柏耐奇寒。

     糟糠心常眷,国玺永世传。

     独孤后参透诗中意,发软的身躯靠过去:“万岁,臣妾如这初冬杨柳,枝叶将枯,还不嫌弃?” “结发夫妻情当同生共死,朕与爱卿永不分离。

    ”文帝右臂揽住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