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妇宫热气蒸腾,铜盆中的水温暖滑润,独孤后惬意地半仰半坐,任凭加了香料的水抚摩她的胴体。
论年龄已是老太婆了,若是乡下女人怕是肉皮早成干树皮了。
可作为皇后的她,皮肤依然细腻光泽。
毫无遮掩地欣赏自己的玉体,是她最感快慰的事。
她陶醉在得意中,就凭这,杨坚也不该再去拥抱别的女人。
侍浴的宫女嘁嘁喳喳,似乎在议论什么。
独孤后睁开刚刚眯上的凤眼:“你们在搞什么鬼?”
“禀娘娘,杨素已在门外守候多时,说有要事面奏。
”稍远处侍立的刘安赶紧回答。
“要事,要事,来的人都说有要事,我真怀疑人间可还有不重要的事。
”独孤后说是说,还是站起身。
两刻钟后,新浴巧妆后的独孤后,焕发着青春气息过来接见恭候的杨素。
“叫你久等了,”独孤后心情很好,难得说笑话,“谁让你来的不是时候了。
”
“老臣打扰娘娘沐浴,真是罪过。
”
“算了,别说这些言不由衷的套话,有什么事直说吧。
”
“老臣是为晋王而来。
”
“给他说情?”
“其实是为娘娘。
”
“哼,看你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
“娘娘,晋王不能外任。
”杨素也就打开了话匣子,“晋王一走,太子得势,万岁易储之念遂消。
而娘娘欲以晋王取代太子谁人不知,太子犹为恨之入骨。
倘太子因一旦继位,必对娘娘大为不利。
保晋王,就是保娘娘自己。
”
“倒也是这么个理儿。
可是我保他做了平陈元帅,他又如何?脸一黑一毛不拔,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再保他做太子,日后登基,对我还不是过河拆桥。
”
“娘娘多虑了!晋王此次平陈未取国宝,老臣一直在场。
当时是形势所迫,只能如此,晋王对娘娘是忠贞不二的。
太子与娘娘仇隙甚大,只有力保晋王方为上策。
”
“看来你也担心太子得势。
”独孤后表态了,“你放心出宫吧,我会让万岁改变主意的。
”
“娘娘英明。
”杨素心情舒展地去了。
独孤后问刘安:“万岁此刻可在武德殿?”
“娘娘是想劝说万岁改变初衷,不把晋王外任?”
“正是,不然明日上朝圣旨一下,木已成舟,就难以挽回了。
”
“以奴才之见,还是不说为宜。
”
“你这是何意?”独孤后感到奇怪,“晋王待你不薄呀,缘何不为他着想?”
“奴才是既为娘娘,也为晋王,”刘安不无得意,“晋王外任,可收一石二鸟之益。
”
独孤后颇感兴趣:“你且仔细讲来。
”
“晋王外任,就可验证他对娘娘是否忠心。
如上次确因情势所迫,此番镇守扬州,自当将南陈国宝孝敬娘娘。
”
独孤后感到有理,不觉点头。
“再者,也可借机考验一下太子,他若认为娘娘无力干预朝政,必然得意忘形,对娘娘愈加不恭。
”
“说的是。
”
刘安继续说下去:“其实,只要娘娘高兴,什么时候召晋王回京,还不是一句话。
”
“好,就照你说的办。
”独孤后半嗔半爱地说,“小猴崽子,难怪万岁离不开,鬼点子倒不少。
”
“娘娘的夸奖,奴才不敢当。
”刘安再次进言,“如今娘娘只静观其变即可,也叫稳坐钓鱼船吧。
”
庄严肃穆的金殿,又迎来了大朝之日。
诸王子与文武百官垂手恭立,偷窥高踞龙位上的隋文帝,心中的算盘都在急速拨动。
决定命运的时刻就要到了,平陈有功的人们,谁不希望加官晋爵获取封赏呢。
圣旨终于从杨坚口中吐出:“晋王平陈有功,加封太尉之职,赐珞车衮冕,玄圭白璧。
”
杨广喜不自胜,急忙谢恩。
岂料杨坚又说:“南陈初平,江山未稳,着晋王镇守扬州……”
杨广登时傻了,他难以相信这是真的。
母后已答应杨素,为何突然变卦呢?
刘安见杨广发呆,免不了提醒:“晋王领旨谢恩啊。
”
杨广清醒过来,只得叩拜:“儿臣谢恩,父皇万岁!”
太子杨勇却在一旁窃笑,心说看来那微雕玉扇起了作用,母后不再庇护杨广了。
他特意向刘安投去感激的一瞥,刘安似乎会意,回报以眼神。
杨素也觉发懵,这是怎么了?独孤后答应好好的,为何言而无信呢?由于走神,以至于文帝对他的封赏都未听到。
“……加封杨素为越国公。
”杨坚说罢多时,杨素仍无反应。
秦王杨俊暗中扯动杨素袖子,他才反应过来跪倒谢恩。
接着,杨坚又封高俊为齐国公,李渊升少卿,韩擒虎、贺若弼并进上柱国。
对于这一干人的封赏,杨广根本就听不进了。
无限的失望,像一张大网把他笼罩。
散朝以后,独孤后照例温情脉脉地与文帝同车并肩回内宫。
宝马香车,缓缓行进,发出有节奏的“格登登,格登登”的声响。
车外薄寒料峭,文帝越发感到独孤后紧靠过来的躯体软绵绵暖烘烘。
他心中至今仍在划问号,原以为独孤后会阻止晋王外任,今日为何竟默不做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