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之所以知道的不多也是因为没形成规模罢了。
到6.8年那可是一大批一大批的往乡下运。
“现在知道为什么让你好好学习了吧”顾瑾瑶开口提点。
“现在解,放了日子好过,家家户户都生一堆孩子,城里工作就那么多,你不努力怎么竞争的过别人。
没竞争力,养不活自已,可不就得下乡给自已挣个活路嘛”
“我们还好,到时候都毕业了,你们这帮子小鬼才麻烦”
指着瑾琪跟两小只顾瑾瑶忍不住开口。
“怎么说?”刘萧忍不住开口询问。
“具体的不好说。
就单说近几年大.旱,粮食减产,农民日子不好过。
但是城里人吃喝供给从哪来?”
“粮食不够”
“是啊!
吃饭的嘴在增加,但是种地的人种出来的粮却供不上那么多张嘴。
就算农村现在生一帮孩子,这些孩子也只是吃饭的嘴,而不是能种地的人”
“那怎么办?”
“怎么办?自给自足呗。
自已下乡种地去!反正在城里除了吃白食也没工作岗位给你做”
“种地?”
“你不是看到了?
刚刚的知青不是第一批,也不会是最后一批。
你们不努力,成了社会的蛀虫,城里养不活你怎么办?”
“怎么会养不活,我们有供应粮!”
“可是国家凭什么供应你?你给国家做了啥贡献了?”
“看来知青下乡是大趋势了”刘萧总结。
“是大趋势,也是因为人口增长太快。
怕就怕他们不等毕业就得下乡支援建设。
”顾瑾瑶故意吓唬他们。
果然,几个平时学习摸鱼的小家伙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
只督促他们学习他们不一定听,但是跟自身利益挂钩,到了不得不认真的时候,他们改变的比谁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