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眼通知书,海市也是她所向往的城市。
之前受限于时间和口罩,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省城。
如今起点就是省城,终归是不一样了。
她也想去看看更多的地方。
虽然不在海市上学,但以后也可以打着看姐姐的旗号过去转转。
趁着运动还没开始,多多感受一下国际都市在那个年代的魅力。
随着瑾琰的大学通知书下来,顾家一下子在整个省城好像都有了名气。
爸妈每次从外面回家都喜气洋洋的。
尤其是顾妈,医院人流量多,她又兼任妇产科主任。
每个找她看病的病人都会向她打听一下育儿经。
怎样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成了这些妈妈准妈妈们的口头禅。
一天不听到个十几二十遍可能只代表顾妈当天休假没上班~
伴随着鲜花和掌声,顾爸对家里中学生们的学习抓的更严了。
六学子在如此高压下被虐的精神恍惚。
顾瑾瑶查过资料,66-69年是没有任何大专大学招生的。
现在61年,也就是说只剩下四年大学可考。
再往后想上大学,那就只能读工农兵大学了。
同样的大学,含金量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知道就算了,现在知道了。
总得把家里学生们都培养一下。
就算最后实在考不上,那也是努力过得。
努力过没考上,和有能力没学上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那边远在部队的二舅也传来好消息。
同样18岁的六表哥考上了哈军工。
这所学校算的上顶尖军事大学了。
对于从小长在部队的表哥会做此选择家里人都毫不意外。
因为是军事大学,到时候可能会全封闭教学,就算不是全封闭也假期有限。
所以二舅和二舅妈把一致决定把他踢回老家。
小舅家的龙凤胎特别欢呼雀跃,吵着嚷着要回老家跟六哥亲香亲香。
顺便替小舅尽孝。
在家憋了半个多月的两小只也很有些意动。
还有一个月姐姐们就大学去了,怎么也得在外婆待足一个月不回家。
逃避学习的态度十分坚决。
顾爸和小舅商量一下也就同意了,毕竟家属院面积就那么大,几个孩子凑一块读书也确实有点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