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首页
事实证明,不是王虎傻,而是纪婵偏安一隅,坐井观天,把大庆朝的仵作想得太简单。

     这个时代的仵作是有师承的。

     没有师承的人,才会如襄县的小仵作一般,只会一些浮于表面的验尸技巧。

     有师承的人,在尸检上有独到的手段和经验,并掌握基本的解剖知识。

     王虎有师承。

     得到司岂的指令后,他把手里的那只尺余长的小木箱子放在解剖台上,打开盖子,取出一个皮褡裢,展开,露出一排整整齐齐的解剖刀具。

     纪婵看了看,发现除了有些工具设计不大科学之外,其他大多数都很趁手,与她的大同小异。

     她自嘲地摇摇头,暗道,居然轻视人家了,自命不凡真是要不得呀。

     朱平把解剖台顶端的吊灯摇放下来——摘下琉璃灯罩,用火折子挨个点燃,再挨个罩上罩子——义庄里一下子亮堂起来。

     王虎用滴了醋蒜姜三种液体的布条蒙住口鼻,动手前先看看吊灯,再摸摸解剖台,眼里闪过一丝羡慕,说道:“这灯和台子都很不错。

    ”他的声音粗哑,极其难听。

     司岂笑着问朱子青,“朱大人给张图纸如何?” “这个……”朱子青为难地看向纪婵,说道:“整个义庄都是纪先生主持修建的。

    ” 司岂一愣,再开口时,对纪婵不免多了几分尊重,说道:“纪先生可否……” 王虎喜爱解剖台和吊灯,必定喜爱仵作这一行,纪婵尊敬敬业的人。

     她痛快地说道:“现在没有,日后空了给朱大人送去。

    ” 朱大人笑了起来,拱手道:“多谢纪先生。

    ” 纪婵把图纸给他,便是卖他一个人情,与司岂无关。

     认识三载,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司岂在女人面前吃瘪呢。

     司岂不以为意。

    纪婵把图纸给襄县父母官,在他看来合情合理。

     说话间,王虎已经打开了尸体的腹腔。

     他的动作还算麻利,但在纪婵眼里就不够看了。

     王虎找到胃,切开,用瓷勺舀出胃里的食糜,放到一只白瓷碗里,闻闻,取出一只银针放到碗里,搅拌,再凑近了仔细分辨着胃里的东西。

     之所以叫食糜,就是因为食物经过消化,已经呈粥样,大多食物已经改变样貌,不好辨认。

     王虎端详一会儿,取出银针。

     银针不变色,说明死者没有砷中毒。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 王虎放下碗,又在腹腔内翻检片刻,大概未发现异常,这才说道:“大人,死者为男性,身形匀称,皮肤年轻,大约在用餐的一个半时辰后死亡。

    胃袋里有酒有肉,似乎还有蒙汗药粉末,此人应该是在喝下混入蒙汗药的酒后,被凶手杀死。

    ” 说到这里,他把视线转向尸体肩颈,再看看骨盆断端,然后把尸体翻转,发现背后没有任何特征和损伤,又道,“断端伤口没有出血,说明这是死后分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凶手下刀不够利落,力气不大。

    ” 说完,王虎看了看纪婵,又看了看司岂,往后退一步,表示自己已经看完了说完了。

     然而只是这些,对这起抛尸案并无太大用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