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得了个大孙子,让人家炫耀一下也没什么。
”青莲边折纸,边碎叨。
青薇则有不同见解,“天下事哪有均衡的,亲兄弟都不行,就是单论官职和能耐,也是东府里的大爷打头,更别说东府里那些‘家’字辈的哥儿,哪个不是在外边担着事儿,连禄哥儿和兰姐儿这些庶出的,大爷也给他们找了门当户对的亲事。
哪像二爷,连嫡子的亲事都不放在心上,要不是二太太在老太太跟前求了几回,西府的大哥儿能攀上如今这门亲?我冷眼瞧着,咱府里已然是东府的天下了,就是老太太也没法子均衡。
”
听着这话,小七心里暗叹一声,这回老太太从长宁回来,要不要去求恩典呢?真轮到东府那位大太太主持大局,准定没她的好,她可是从老早就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的。
说起小七,她其实也是吴家的,只不过出自旁支,还有个哥哥叫吴元壬,兄妹俩自幼丧父丧母,跟着叔叔一家生活,长到五六岁时,叔叔在北伐中丧命,婶婶改嫁,便没人再管他们,由当时的吴家族长吴长源带回府里,吴长源的夫人(就是如今的老太太)见两个孩子样貌不凡,便做主留了下来,哥哥元壬送去东府,给那边的大哥儿(吴家印)做了伴当,小七则留在后院跟在老太太身边,说她是小姐吧,干得却是丫鬟的活,说她是丫鬟吧,府里下人又尊她一声姑娘。
出落到八九岁时,样貌渐渐长开了,越长越让吴家两位太太吃味儿,怎地能生出如此容貌,竟把吴家正统的姑娘都给比下去了,按照妯娌俩的心思,老早就想把这丫头打发出去,谁成想老太太欢喜她,这丫头又卖得乖巧,针线、厨工也学得有模有样,她们不好造次。
拖到十一二岁时,老太太突然让她去伺候东府的九姐儿(大房的三小姐),目的何其明显,这是见成君身子不行,想给将来夫家带个姨娘稳住夫婿啊,大太太急了,二太太却偷偷乐在心头,这丫头要是跟着去了亲家,九小姐这辈子都未必能得到丈夫的心。
从那会儿起,大太太就对小七生了必除之心,小七这几年过得那叫一个险象环生,所幸有老太太照拂,也算平安过来了,还把成君小姐伺候的很好,原本羸弱的身子也一天天硬朗了起来,到去年中秋时,元壬在北边争了个职位,大太太借口他们兄妹有了着落,游说着把小七又送回了老太太屋里,日子这才算安生。
“莫家的礼都下了,怎么老太太还要大老远带着九小姐过去?”说起东府的事儿,自然会说到九小姐,这位姐儿跟小七同岁,去年就及笄了,与老太太娘家做了门亲,春季里刚下了礼,立秋还没过,老太太就急匆匆带着孙女去往长宁,言语话间,像是着急完婚,青莲不常在内屋当差,其中的门道自然不大清楚。
“听说是舅老爷不大中用了,一旦有个万一,那边要守孝,九小姐的婚事不就耽误了?”青薇常跟小七在内屋,自然清楚其中的门道,“况且那边的老爷和奶奶也不放心九小姐的身体,谁家想娶个病娇娘回去,未来九姑爷也是三房长子,人家还等着抱孙子呢,不得看看九小姐身体是不是真好了?”说罢觉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