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酸奶摊,卖的牦牛酸奶。
摊主是一个青海的女人,并不懂藏语,她戴着大大的草帽,还有蓝色的一次性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很大,双眼皮。
桌子上铺着印着暗色花朵图案的桌布,上面整整齐齐码了很多罐酸奶。
我坐下的时候,她用蹩脚的普通话问我要哪一种酸奶。
我要了那种装在小木杯子里面的酸奶。
然后她递给我金属小勺子,牦牛酸奶呈现出果冻的样子,很醇厚,很好喝。
我又在路边花一块钱买了一些土豆,一路走一路吃,撒了盐粒与香料的热土豆,香气四溢。
走进了一个小巷子,里面有一个“古修哪书坊”,老板娘大概是内地的,剃了光头。
书坊里有一股浓重的牦牛味道,我就出来了。
后来发现卖牦牛肉的摊子上也点那种东西,散发着牦牛味道,才知道那是藏香。
刚开始是闻不习惯的,后来就渐渐适应了。
绕了很久,我才终于在巷子的深处找到一家叫做平吉的茶馆,喝到了甜茶。
门口有扎染的门帘,空的座位上卧着一只慵懒的黑色虎斑猫,它的眼睛迎着几束从窗口打过来的阳光,变成枣核的形状。
店主说,它的名字叫贡嘎。
店里还一遍一遍放着藏族音乐,我披着我的披肩。
一小壶甜茶有很多,我只是喝了一小半,暖胃,身上都起了细小的汗粒。
剩下的一些,倒给了那些来到店里乞讨的孩子。
出来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角落,我血糖低,随身都会带着糖。
我给了那两个孩子一些巧克力,他们把塑料包装撕开之后就塞到嘴巴里。
女人的眼睛清明澄澈,朝我笑得甜美。
晚上吃的藏餐。
大块的牦牛肉,咬不动,掷地有声,扔在盘子里发出“咣咣”的声音。
米饭也很硬,不过味道很不错。
我吃了不少。
然后顺便去了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拍照留念的人很多,广场上的大喇叭放着歌曲,一会儿《东方红》,一会儿《青藏高原》,听得我热血沸腾的。
灯光打在布达拉宫上,远处看去,像做梦一样。
一整天一直在走,在吃,形同饕餮。
我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把那些记忆大口大口地鲸吞掉,现在看来,每一个场景都像是与我无关的画面。
我将自己置身事外,哪怕只是像鸵鸟那样把头扎在沙堆里,至少,那些想看到的和不想看到的,我什么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