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打不相识,疯狂反击,演变为后来对他死缠烂打的追求,慢慢相知相恋。
只不过后来陈孝正为了公派留学而放弃郑薇,他们的爱情破灭。
最后他功成名就,再回来追求旧爱,想要把爱追回来。
我想:“如果我是陈孝正我会怎么做?我大概会和她商量解决办法。
一是等待,在等待中继续联系与相爱;二是留下,那时候大学毕业找工作不难,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两个人在一起也很好。
”
在电影里,陈孝正的留学名额是曾毓让给他的,他迫于家庭的压力和个人奋斗选择放弃爱情。
寒门出孝子,这也情有可原。
只是他为了功利放弃爱情,为了绿卡和没有感情的美国女人结婚,成功成为著名设计师后再回来追求旧爱,似乎把爱人当成物质,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尊严的人,电影里似乎暗示郑薇最终和他在一起。
我不知道女孩子怎么想,但如果是我,我不会和他再续前缘。
因为一个人不能保证永远不失败,永远不遇到更大的诱惑。
如果他再遇到这些,可能依然会放弃,因为功利的原因离开你一次,同样也会因为功利的原因而离开你第二次甚至更多次。
除非这是个知过能改、善于反省的人。
电影的一大败笔是把一个大学毕业出国留学的人的成功写得太容易了,几年时间就飞黄腾达,站在紫禁之巅。
再说林静。
电影里面说:“任何男人都曾经是陈孝正,也会在经历一些事后成为别人的林静。
”这是文学语言的夸张所致,但是现实生活未必如此。
因为不少男人是不愿意努力奋斗的,不少男人再给他十年八年都成不了林静,都还是那样不负责任,缺乏胸怀。
郑薇和邻家大哥林静青梅竹马,有着很深的感情。
林静这个人平静、宽容、隐忍、深沉、成熟,我有点喜欢他,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影子。
他为了郑薇,最终放弃留学,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工作;他默默关注自己的爱人,当他发现所爱以为自己已出国而与别人相爱时,就理性退出,在心里祝福对方;当他被大学生施洁宿舍落下的玻璃割伤流血时,没有寻衅闹事,反而把被吓晕的施洁送往医院;因为他守着自己的爱,即使施洁一次次以自杀威胁自己,也拒绝了她的爱,导致她神经失常。
小说里面郑薇和林静最终在一起,拥有一种平凡的幸福。
这在电影里被改编为郑薇因为知道施洁的存在,觉得林静应该对可以为自己死的人负责,而选择跟陈孝正在一起。
我个人认为,这种改编似乎有点道德化的嫌疑,不如原著真实。
因为爱需要道德,但不等于道德。
爱不是寻死觅活就能得到的,何况林静和施洁只是一面之缘,谈不上什么感情。
如果是我,我也赞成小说原著的做法,可以照顾、探望施洁,但不会跟她结婚。
林静是一个能够等待的人,等了几年时间,30多了都不结婚,都在默默关注郑薇,这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现在是一个经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