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什么是爱情中“对的时候”?

首页
人,那就是“对的时候”。

    这种情感的“对的时候”,有时是出现在开始,一见钟情,如钱钟书遇到杨绛,如林语堂遇到陈锦端,如唐筼遇到陈寅恪,如沈从文爱上张兆和。

    有时出现在过程之中,如许广平遇上鲁迅,如巴金遇到萧珊。

    有的出现在将要结束之时,如梁思成遇上林洙。

    电影《搜索》中姚晨问赵又廷“什么时候爱上她的”,赵又廷说“知道将要失去她的时候”,亦同此理。

     其实一切“对的时候”遇上的“对的人”都有点特别。

    电影《失忆界女王》的女主角问男主角喜欢自己什么,想了半天,他回答说“因为你够特别”,算是一种印证。

    如果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彼此像路人甲乙丙丁,就很难有一见钟情或者日久生情。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此之谓也。

    他们或者“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两情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或者“特别的爱给特别而遗憾的你”,最终没有在一起,所以说“对的人”未必是跟你一生的人。

    如林徽因就与徐志摩、林语堂就与陈锦端失之交臂,遗憾终生,也眷恋终生。

     其实有时候我想,爱是否就一定要一生在一起的才算爱?是否要在“对的时候”出现的才算爱?是否还有一种爱,宁愿失去爱也要出现在不对的时候。

    如一个人最好晚一点或早一点出现,这样有爱对有爱,成熟对成熟,真诚对真诚,也许会更好。

    但是如果当对方很需要帮助,你却没有出现,即使晚一点出现是“对的时候”,那么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宁愿失去爱也要出现在不对的时候,宁愿一个人饱尝不对等的爱的痛楚也要出现在不对的时候。

    因为这样虽然你失去了爱,但是帮助了对方,也成全了自己的人格,失去一个人,却成完了两个人。

    这是否是一种更深的爱?或者是一种别样的爱?孰能说清! 正所谓: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

    对亦可不对,不对亦可对。

    无论对不对,曾有爱存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