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琢整理衣裳。
谢如琢在下人们手忙脚乱的折腾里,渐渐有了个清贵小公子的模样。
槐花黄绿的发带束住乌黑长发,脸蛋骨相不曾长开,还有些稚气,只那双困倦的眉眼轻轻抬起,带着被吵醒的戾气,哼道:“昨日刚背书到凌晨,还没睡够三个时辰又要我起,拉磨的驴也没我这般辛苦,我到底是不是爹亲生的儿子?!”
“浑说什么?”
谢如琢气闷的抱怨刚脱口而出,屋外便响起一记威严冷峻的嗓音。
刘管事不由一凛:“郎主来了。
”
谢如琢脊背发麻,瑟瑟发抖。
对于父权天然的畏惧,迫使他抬起头,迎向男人扫来的两道清冷目光。
门外的谢蔺停在阶前,他的五官俊秀,肩背清癯,脊背挺直,一袭绯色公服压不住他凛凛积威的气势。
谢如琢见到他,心生惧意,不情不愿地撇嘴,低声喊了句:“爹。
”
谢蔺薄唇轻抿,清俊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默了默,道:“罚三百个大字,再去你娘的牌位前磕头认罪。
”
“是。
”
谢蔺没有与谢如琢多说什么,他转身离去,留下黯然神伤的小儿郎。
谢如琢囫囵吃了两口早膳,在刘管事心疼的目光下,小步跑进谢府的祠堂。
谢如琢一腔抱怨,到祠堂里便烟消云散。
他燃了香,爬上蒲团,向母亲赔礼道歉,虔诚认错。
等刘管事帮忙小孩插好供香,谢如琢抬头看了一眼牌位后的画像,画像上的女子很温婉美丽,仙姿佚貌,那是谢如琢的母亲。
这幅画像,是谢蔺用细腻工笔,亲手绘制。
而画卷一角,还有四个字。
落笔正是:吾妻,枝枝。
第03章第三章
第三章
为了让外人信服纪兰芷外嫁一事,在乡下庄子隐居的那六年,纪兰芷没有一年能回侯府探亲。
盛氏每到新年就万分想念女儿,常常背着人抹眼泪。
盛氏挂念纪兰芷,逢年过节偷偷瞒着纪侯爷给女儿送吃的。
每一岁的四时八节,盛氏都会为纪兰芷准备几匣子豆粉元宵,新打的年糕,栗糕或冰镇的荔枝,甚至还有几抬枣木食盒装了蜜豆馅儿的月饼。
季嬷嬷跟着下乡送细点,纪兰芷焦心地说:“若是让柳姨娘知道母亲私下给我开小灶,恐怕又要做文章,闹到父亲那里。
”
季嬷嬷含笑:“二姑娘莫要担心,这些果盘吃食都是奴婢们包好的,不经大娘子的手,没人能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