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天,宋冉太忙,周六也在加班,没功夫去还绳子。
而李瓒也没打电话来催,或许他更忙。
周日上午,宋冉在家整理书籍时突然想起这事儿,把那小纸条翻了出来。
她靠在二楼的木窗前,略微犹豫:绳子还回去之后呢。
可她想不出别的辙了,只能拿出手机,风一吹,她一个没注意松了手。
那白色的小纸条乘风而起,像只白蝴蝶在空中打着旋儿,落到栀子树上隐匿成了一朵花儿。
宋冉立即跑下楼去,到树下仰着脖子巴望,绿叶白花,哪里还见得到纸条的影子。
外头传来车响。
院门外停了辆面包车,下来两三个工人,是约好来给家里加防潮层的施工队。
说好的九点到,一分钟都不差。
老李退休前是做建筑质检师的,长期风吹日晒,肤色要比普通人深一些。
但样貌端正,依稀看得出年轻时是个俊男子。
他做事利索,很有经验,进屋看一圈,地坪墙角摸一遍,很快就给出几个施工方案。
耗时耗费、利处弊处分析得清清楚楚。
末了,给宋冉推荐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一天就能把事情办好。
宋冉采取后,老李带着三个工人把家具搬开,拿机器撬水泥地坪。
很快地坪全掀了,露出底下潮湿的砖块泥土。
他们干活速度很快,半点不偷懒。
宋冉对他们印象很好。
施工声音大,她也没法看书,索性坐在一旁看他们搅拌砂砾。
“大伯,那是什么呀?”她指着一卷黑色的东西问他。
“防水卷材。
”老李话不多,但说到工作就开了话匣子,“北门街这边地势低,潮气重。
水泥砂浆铺了怕不够,得多加一层卷材。
外墙内墙的勒脚我也给你做双重防潮,下回梅雨季节就不会湿趴趴了。
”
“噢。
”宋冉坐在台阶上,托着腮问,“大伯,王奶奶说您是江城人,怎么来梁城了呢?”
老李擦擦头上的汗,笑道:“儿子在这边。
”
这时一个工人插话:“老李叔的儿子可就厉害喽。
宋小姐,你肯定猜不到他做什么工作。
”
宋冉来了兴致:“做什么的?”
“军队里拆弹排爆的精英分子。
国家重点培养的,帝城军区一直想挖过去,江城军区不肯放。
”
宋冉:“这么厉害?!”
“对啊。
才二十三,就立了几次二等功。
以后是在部队当大官的料子。
啧,老李要享福啰。
”
老李笑得眼睛弯了起来,摆摆手:“现在厉害的年轻人多,别让宋小姐看笑话。
”
“大伯您太谦虚啦。
”宋冉说,“您肯定很会教育孩子。
”
“那倒没怎么教,都是天生的。
”
下午五点多,防潮层做好,地坪也重新铺好了,平平整整没有半点瑕疵。
老李说,五六个小时水泥地会全干。
晚上他手下的工人过来打磨养护一下,再连续养个几天就好了。
等施工队离开,宋冉才想起找那纸条,找了半天也无果。
她不禁怀疑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