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节

首页
门了,在家好好休息。

     她姑丈吴先生也很好人,让她在家好好养病,晚点会叫人送餐过来给她。

    两公婆要去开档准备午市,说着风风火火地出门去。

     陈佳弥送他们到门口,关了门又回房躺着。

    这一天什么也没做,昏昏地睡了醒,醒了吃,吃了又睡。

     晚上是表妹阿怡先到家的,她从店里给陈佳弥带来一碗粥,推门进去,陈佳弥醒了,眼蒙蒙地看着阿怡,“表妹回来啦。

    ” “表姐,”阿怡问,“你现在怎样?” “好了很多。

    ”陈佳弥起床,感觉人是真见好,烧退了。

     阿怡长得像陈华爱,在读大学生,青春靓丽。

    可惜近视了,戴副近视眼镜,美貌仿佛被封印住,看起来像个书呆子。

    她将粥放到桌上,打开盖,边说:“这碗瘦肉粥是我妈咪特地叫坤叔给你做的,你快起来吃。

    ” “谢谢。

    ”陈佳弥坐到桌旁去吃粥,热腾腾的,流到胃里,周身一暖。

     “你慢慢吃,我去冲凉先。

    ”阿怡是个行动派,做事一点不拖泥带水,说完就闪了。

     陈佳弥在这个家里,得到所有人的善待。

     晚些时候,表弟回来也特别礼貌地问她病情,还开玩笑说:“明晚带你去兰桂坊沟仔,病会好得更快。

    ” “好啊。

    ”陈佳弥人很精神了,笑起来,“不过你好像未成年喔,不可以喝酒吧?” “系咯细佬,等多两年先啦你。

    ”阿怡说笑着调侃。

     阿豪不屑地嗤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喝酒那年是几岁啊四眼妹。

    ” 阿怡一巴掌拍在阿豪的肩膀上,两个人边打边吵架,互不谦让。

     陈佳弥看两姐弟口无遮拦地玩闹,蛮羡慕的。

    她自己与亲姐弟之间的感情自小就很淡薄,到现在更觉生疏。

     小时候的事,印象最深的是过生日。

     陈佳弥的生日比弟弟的晚一天,妈妈为了省事,每次给弟弟过生日,等弟弟吹完蜡烛,妈妈就会重新点一根蜡烛插上去,顺带着给她一起过生日。

     陈佳弥不高兴这样,她也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生日蛋糕,可她的希望并没有得到正视,全家人都看着她,怪她不懂事,又催促她:“二妹,快吹蜡烛吧,再不吹蜡烛要烧光了。

    ” 她于是只能委委屈屈地吹蜡烛,年复一年过那个不是自己生日的生日。

     只有小姑,会在她真正生日的当天,从远方打来电话,祝她生日快乐,让她觉得自己也是有人疼的。

     小时候常被姐姐呼来喝去,后来又得让着比她小的弟弟,她从小就活得委屈,敢怒不敢言,就这样养出了韧性,学会了忍让,也练就了阔达的胸怀。

     那时父母从家乡到深圳打工,后来自己做点小生意,首先带走的是她姐姐,让姐姐到深圳读书,留下陈佳弥跟阿公阿嬷混生活。

    到了她该读书的年纪,父母却说没能力带两个孩子出来。

     可后来到了弟弟,父母又无论如何要带弟弟在深圳享受大城市的教育资源。

     只有她,年复一年地被遗忘在家乡。

    在村里读小学,到镇上读初中,高中是在县城上的,高考时她不顾父母反对,选了现在想起来就后悔的空乘专业。

     也是后来才知道,当空姐只要学历水平符、身高和长相符合要求,落落大方有亲和力就行了,并不需要专门去读这个专业。

    读了这个专业就相当于把自己的路走窄,限死了。

     辞职后,陈佳弥才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