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首页
摔倒。

     很多没穿鞋,光脚行走在石头上的孩子们,走不了几步就会摔跤,然后跟个没事人儿一样,继续爬起来,继续四处寻找水坑,抓挤在水坑里拼命呼吸的小鱼们。

     徐宝一个半大的姑娘,要跟他们一样摔跤的话实在有损形象,河底鹅卵石上有青苔的实在太多,踩在上面湿哒哒的。

    怕把鞋子打湿,她和孩子们一样,都把鞋脱了,一手拎着鞋子,一面踩着比较干燥的石头行走。

     这会儿正是太阳毒辣的时候,那些干燥点的鹅卵石经过暴烈的太阳一晒,一踩上去,就像被铁板烧一样,烫得徐宝龇牙咧嘴,双脚连忙换去青苔石头上,脚底踩滑没稳住,摔了个狗啃/屎。

     “哈哈,姑姑真笨!”瞧着她烫脚跳跑摔倒的模样,小天才墩子毫不客气的取笑她:“叫你大夏天不赤脚走路,非要穿鞋子走,现在脚经不住石头磨吧?活该!” 这时代的孩子们吃穿不饱,鞋子是比较金贵的,大多穿得是草鞋,少部分家境稍微好的,穿得是布鞋。

     草鞋是用稻草编织的,平时穿还好,一下雨,一踩到粘粘的湿泥土,一拉一扯间,那草鞋就得报废。

     所以很多孩子一到下雨天,不管是冬天夏日,都把草鞋脱下来,赤着双脚走路。

     这么长年累月下来,孩子们的脚底被沙石路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踩在尖锐的石头上都感觉不到疼,实在是老茧太厚了,刺不穿脚底! 徐家的家境不错,家里的孩子都穿的是布鞋。

    那布鞋不是买的,是自家裁的布,鞋面裁好后,千层鞋底儿用毛竹笋壳裁成鞋底状,前后夹着往年家里剩的破布烂布,一层又一层,至少二十层起步的摆放好,再拿粗针穿着麻藤揉搓出来的粗线,一针又一阵,密密麻麻的缝制好,把鞋面儿合在一起缝合好,封上鞋带扣仔,一双布鞋才算完成。

     因为鞋底太厚,缝制鞋底是个力气活儿,平时家里的女人白天要下地干活儿,晚上又心疼灯油,每天纳鞋底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做一双布鞋出来,最少要一月之久。

     因此,布鞋一般都做的比较长,孩子们穿着不大合脚,却能穿上两三年。

    等大一点,做了新鞋子后,旧鞋子没穿得彻底不能穿,就拿给家里小点的孩子穿。

     村里的人家大多如此,做衣服都做的比较大,孩子一穿就是几年,等彻底不能穿了,就把旧衣服给小的孩子穿,一个传一个,一家老小的衣服鞋子问题就这么解决。

     徐家的孩子知道做一双鞋子有多不容易,都很珍惜布鞋,下雨天也和穿草鞋的孩子们一样,把鞋子脱掉赤着脚走。

    等到了目的地,走到草丛边,把脚上的泥巴擦刮干净后,这才穿上鞋子。

     不过徐宝是个例外,方如凤偏心到极致,强子几个,两年有一双布鞋都算不错。

    她却雷打不动的每年一双布鞋,一双回力鞋,和一双棉鞋。

     村里很多穿草鞋的女孩儿羡慕她,就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