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有三十八块五,粮票三十一斤,还有各种肉票糖票等等福利。
比那些个进厂熬了好几年的技术工,工资还多上几块呢。
平时回咱方家坝,可威风,可给你大姨长面儿......所以宝儿你要好好的读书,娘不求你考上大学,高中至少要考上吧。
到时候分配去机关单位,做干净净的工作,分一套属于你的房子,娘就跟着你进城享福。
就算考不中高中,初中毕业证拿到,到时候进个厂也好啊.......”
后面□□方如凤其实跟徐宝说了很多遍,在她的观念里,乡下人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吃,又苦又累,还得看天吃饭,被城里人嫌弃土包子,一点出息都没有。
要想过上好日子,变成城里人吃香的喝辣的,就只有好好读书这一条路。
可因为近两年小学毕业的人太多了,大炼钢时,国家各地方都有指标,找了不少小学生文化的农民工进厂里做工人。
去年北边干旱开始饥/荒,国家政策一变,又开始大量的裁剪工人,精简回乡。
那些空缺的工厂再招人,就要初中文凭以上了的。
方如凤知道徐宝对读书的事儿向来不大上心,成绩总是吊末尾,每天都在她耳边洗脑城里好。
原身本就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儿,听说可以不下地干农活儿就能赚大钱,买好看的衣裳穿,天天吃白面米肉,跟那些建国前有钱的人家一样可以坐轿车上班,倒也争气,擦着分数线考上了初中。
方如凤高兴之余,转念一想,女儿既然能考上初中,那考上高中也不是个事儿。
除了每天跟徐宝洗脑读书的好处外,关于书本费,课堂用具花费神马的,她向来舍得买,这就是她带徐宝来县城的原因。
进门的百货大楼就有一个学生用品柜,里面各种资料学习书,连环画小人儿书,铅笔、钢笔、文具盒、橡皮擦、尺子等等文学用具。
旁边挨着的是日用品部,各种商品分门别类各自占据一个柜台,每个柜台都有一个年轻的售货员站在柜台后,胸襟别着工作牌,胳膊上带着套袖,面带微笑的迎接客人。
方如凤熟门熟路的走到文具柜前,给徐宝了买了两个橡皮擦,一只铅笔,一只圆珠笔,一个大红星壳子的笔记本,让她练字,这些玩意儿加起来还不到一块钱儿。
徐宝想着家里强子几个眼儿巴巴的眼神,抿了抿嘴,开口对方如凤说:“娘,我听我的同桌同学宋涛说,那西游记、三毛流浪记的连环画可好看了,强子不是喜欢西游记么,娘要不给他买一本,让他和刚子、墩子他们几个没事儿的时候一起看看呗。
对了,另外再给玲子买只钢笔,让她提前练字玩儿。
”
“买啥买!”方如凤哼了一下,“给那仨蠢货买,瞎浪费钱!玲子还小,买了钢笔,到时候弄得一身墨水儿洗不干净,她妈不得又甩脸子给我看。
”
其实这时候的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