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章

首页
,她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省得日日看着大嫂二嫂,仗势着自己生了儿子,有主心骨,就有有底气跟婆婆争吃喝,也不怕被婆婆撵出家里去。

     而她却抱着一个又一个丫头片子,啥都不敢说,啥都不敢争,被人看轻一辈子。

     想法刚落,就听门口传来说话声,却是徐宝又给她端红糖鸡蛋来了。

     徐宝每天给她端糖水之事,当然这事儿瞒不了家里人。

    起初婆婆还不乐意,认为徐宝把鸡蛋给她吃是浪费。

     后来不知道徐宝怎么说服了婆婆,她便每天能正大光明的吃上一碗红糖鸡蛋。

     现在看着笑脸盈盈的徐宝,李红艳想起二嫂的话,犹豫了半响,提点她两句:“等春种完,宝儿你上学的路上要小心。

    ” 上学?徐宝睁大了眼睛,猛地想起起来,握草!原身还是个初中狗啊! 大兴村在解放前就是个穷乡僻壤,识字的人没几个。

    解放后,上头特意派了老师下乡给农民扫盲,并且修建小学、初中、高中等等学校,鼓励大家都把孩子送去读书。

     那时候大家都是文盲,觉得读书费钱费力不说,家里的大孩子都送去读书了,那小的孩子怎么办? 这谁家的孩子,不是大的带小的,小的带更小的,大人这才有时间下地干活儿。

    若是没人帮忙看孩子,那地里的活儿就得撒一半,那一家老小吃啥? 上头一看这些乡下人读书不积极,跟不上领袖的全国扫盲语录,只得把政策变了。

    城里开始办户口建工厂,招收的工人必须要有小学以上的文凭,要识字不说,文凭学历越高,待遇就越高,赚得钱儿和粮票就越多。

     这一下,所有乡下人都有想变成城里人,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下地干累活脏活儿就能吃饱饭。

     即便后来国家的政策一年一变,从最初的无条件招农民工,到要文凭学历,要城镇户口,或者特招农民技术工种等等要求,也拦不住大家把孩子送去读书的热情。

     这年头,学历不叫学历,叫文化程度。

    只要你考上初中、高中、大学,中途辍学也好,没毕业也罢,只要你去学校读过书,就可以说自己是什么文化程度。

     现在城里很多工厂都不招小学文化的,因为国家已经开始精简回乡。

    可那些初中以上学历的,很多工厂会招,高中以上学历的,可以拿着毕业证,直接等着分配。

     而大学文化学历的,那就厉害了!国家不但管工作分配,还有各种出国深造,或者高级住房粮食烟糖等等让人眼红的福利分配。

     因此,第五大队六岁以上的孩子,大半都在念书。

    不过因为第五大队平原地少的缘故,孩子们读得小学和初中,都在十五里地外的大平原红旗公社学校里读。

     孩子们为了上课,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徒步走去学校,身上还要自备干粮,在学校吃一顿午饭,到了下午五点多,这才放学家里。

     这时代考文凭十分不易,每个阶段都很严格,徐宝作为第五大队为数不多的初中生,当初就是冲着至少要高中毕业,去城里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